福建財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長6.9% 成為“十三五”第一大民生支出

2020年12月11日15:47  來源:東南網
 

  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十三五”時期,福建省各級財政積極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教育作為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領域,多渠道籌措資金,調整優化經費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中發揮財政作用。

  2016-2019年,福建省財政教育支出逐年增長,從789.4億元增加到964.2億元,累計安排支出3529.9億元,年均增長6.9%,高出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速0.8個百分點,成為福建省第一大民生支出。教育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比例始終保持在17%-20%之間,位居全國前列,其中2019年佔比達19%,位居全國第2位。

  一是構建長效機制,強化生均教育經費保障。

  建立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019年,全省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達到每生11193元、18286元、18503元、20530元和19928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了23%、38.5%、58.9%、73.6%和31.3%。幼兒園、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國中上位次。

  二是優化支出結構,推動重點工作落細落實。

  促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省級(含中央)下達資金27億元,補助建設公辦幼兒園750多所,2020年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85%。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省級財政(含中央)下達資金84.1億元,推進全面改薄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全省超過80%小規模學校達到省定基本辦學標准,所有縣均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認定。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省級投入15.5億元,建設74所“福建省示范性現代現代職業院校”,打造全國職業教育高地,相關工作受國務院辦公廳表彰激勵。引導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省級(含中央)下達資金55.4億元,遴選建設13所省級“雙一流”高校、45個高峰學科和67個高原學科,推動高等教育起高原、立高峰。

  三是創新支持方式,建立經費多元籌集機制。

  充分發揮財政教育經費引導作用,多措並舉鼓勵社會加大教育投入。學前教育領域,安排獎補資金,推進政府購買民辦幼兒園教育,加快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高等教育領域,設立捐贈配比獎補,引導省屬高校接受社會捐贈,拓寬高校籌資渠道﹔設立覆蓋全學段的校方無過失責任險,“十三五”期間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億元,帶動社會、學校投入約1.7億元,有效保障全省700萬學生在校安全。

  四是強化資金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完善教育經費撥款制度,首創“分類立項、分類支持、逐年考核、動態管理”的職業教育項目資金管理機制,激發職業教育院校奮勇爭先的辦學活力﹔深化高等教育生均撥款制度改革,優化高校經費支出結構,破解經費結構性矛盾,全面落實高校經費使用自主權。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十三五”期間,實現所有省級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全覆蓋,推動教育部門及時調整優化政策,促進教育經費使用效益不斷提高。(記者 王永珍)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