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一日看盡生態之美!

2020年12月15日16:3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州,一座濱江濱海的生態園林城市,依山傍水。在高樓林立的時代,這裡依舊古韻悠悠,治山春秋園雕梁畫棟,屏山、於山古樹參天,走上福道覽城觀景,一日享盡福州的生態之美。

冶山春秋園

福州“冶山春秋園”藏在鼓樓區的鬧市中,冶山為閩越國都多次發現的宮殿遺址,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

一入春秋園便是喜雨軒,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是那份古典的味道。移步至亭內看到的是歐冶池,沒錯,就是歐冶子淬劍的池子,故又名劍池。待到夏日,粉嫩的荷花爭相綻放,在青青荷葉的映襯下裝點著整個池子,好不美麗!

穿過蔥蘢榕樹,拾階而上,便可看到摩崖題刻。自唐朝開始,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在上面潑墨揮毫,吟詩作賦、鐫刻文字,這便成就了冶山最具特色的“摩崖題刻”。這些石刻書法精美,意趣盎然,氣勢不凡,為冶山春秋園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來此,定要停留片刻慢慢欣賞下古人揮毫潑墨的氣概。

泉山摩崖題刻旁邊,即為薩鎮冰故居,又名“仁壽堂”,是薩鎮冰晚年居住的場所。其內展出的文物都是從遺址內挖掘出的,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仁壽堂下是唐代馬球場遺址,挖掘的文物也在仁壽堂內展出,看到這些展品,腦海中已逐漸浮現出古人在球場上競技的激烈盛況。

福州福道

鋼架鏤空設計的福道貫穿好幾個公園,小伙伴們大可以在這裡享受生態之美。站在福道上,能清楚地看到半個福州的美景。腳下是林木,身旁是樹冠,行於此,仿佛置身於森林中。走累了,沿途密集布置的休息亭是好去處,在悠揚的歌聲下,身心更加舒暢。

很多人看到它第一眼的感受是驚艷,懸空棧道,讓人行走其上感覺像是走在森林頂端。福道“鏤空”的設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山體的原生態,底下的植被可以充分吸收陽光和雨水,體現了“生態”的理念。到了水杉紅的時候,夕陽用光影為福道描出一幅重彩的油畫﹔明月皎皎,樹影婆娑,福道又化成輕靈的小夜曲,幫助人們快速擺脫白日的辛勞。

福道成了福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畫卷,人們在此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屏山

屏山,位於福州老城正北,形如屏風,故稱屏山,早在宋代時就是游覽勝地。在福州古城中軸線端點的屏山頂部有座名樓,曰鎮海樓,登樓眺望,可極目閩江口。

高21米的鎮海樓分上下兩層,飛檐翹角,重檐歇山。樓前右側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寓意北斗之水厭火祥以佑平安。

從樓閣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邊景色,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一種自然的生態之美。登斯樓也,聽海風叫嘯,海水飛揚,心中更是充滿豪情壯志。

於山

於山位於福州城區中心東南隅,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是豐富,是鑲嵌在榕城市中心一塊璀璨的明珠。

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參天,景色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24景,如九日台、小華峰等。山上還有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公祠、平遠台、醉石、蓬萊閣,和嚴復讀書處的法雨堂。小巧玲瓏的亭榭依崗巒起伏,隱約在鬆竹花卉之間,風景清幽,引人入勝。

山上有一寺——白塔寺。五代時是福州名寺之一。寺內有白塔,最撫凡人心。整個景區綠化以花草植物為主,生態環境與景區十分切合。

春夏秋冬四片區域讓景區整年都芳草鮮美,流香四溢,引人入勝的景色讓游人流連忘返。由塔內旋梯攀援登頂,可鳥瞰榕城景色,俯首賞綠草如茵,花木扶疏的景觀,不禁有“人生能得幾多愁,隻有黃花依舊”之感。

晉安河游船

要問福州夜游去哪兒好?那就不得不提晉安河夜游了。游船從溫泉公園碼頭啟程行駛至福新中路河段后返程,全程5.8公裡,用時約1小時,登上游船,便可以觀賞到晉安河“最美景觀帶”。

微風徐來,綠意映入眼帘,這種愜意之感在大城市中實屬難尋,再配上古箏幽幽動人的旋律,像是穿越到了如詩如畫的國風意境,一秒夢回古代之夜。

福州福州,果然是有福之州,生態美得驚人。這樣的大美福州,這樣的生態之旅,你還不心動嗎?趕快收拾好行囊,准備出發吧!(文字、視頻均由福州市文旅局提供)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