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年365天,派出所從不打烊,這個公安系統裡最基層的單位,是聯系市民最緊密的公安單位。大到刑事案件,小到親戚吵架、消費糾紛,派出所裡一年365天從不缺少“人氣”,不過,無數個日夜的背后,都是民警默默的堅守。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記者於1月8日走進蓮前派出所和殿前派出所蹲點,這兩家派出所分別獲得全國和全省首批“楓橋式派出所”,在廈門很有代表性。記者隨民警出警,體驗他們緊張忙碌的一天,講述他們在寒潮中的堅守故事。
>>思明公安分局蓮前派出所
蓮前派出所民警將醉漢扶到便民服務站休息。
●時間:8日上午11:00
●地點:“蓮心”調解室
說得口干舌燥成功調解糾紛
戶籍室民警為前來辦事的市民提供幫助。
“外面冷,請走進等候室,裡面有暖氣。”蓮前派出所戶籍室輔警小阮正在門口招呼前來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他引導帶著兩個孩子的曾女士在自助機取號后,進入等候室間隔就座。戶籍室窗口前,民警和輔警都戴著口罩和手套,為群眾辦理身份証、居住証等戶籍相關業務。
大廳裡戶籍室對面的值班室窗口,三台電腦一字排開,電腦旁放著一套電台系統,對講機裡不斷接收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的指令,值班民警不僅要接收指令,還要受理群眾的報警、求助。
“白天,我們幾乎和其他單位一個樣。”蓮前派出所辦案隊隊長蔡曉蔡說,“到了晚上,你才知道派出所的不一樣。”記者隨后來到派出所二樓辦案隊的辦公室,不少民警正忙著整理案件材料。
上午11點,蓮前派出所值班室旁邊的“蓮心”調解室,民警帶來了幾名群眾,這是一起糾紛——雙方約定工作8個小時的工錢是220元,但結算工錢時爭論不下,險些打起來。民警耐心調解,雙方從僵持不下,到冷靜下來默默不語。直到下午,調解的民警和輔警輪番上陣,說得口干舌燥,最后,甲方加工錢,解決了這起糾紛。
●時間:8日晚上6:00
●地點:西林社區
面對面核實預防詐騙警情
民警出警協調糾紛。
下午5點30分,忙碌了一天的蔡曉蔡在食堂匆匆吃了晚飯,就帶著輔警出了門。當天是周五,大家趕著下班回家或者外出聚會,但對蔡曉蔡來說,這是當天工作最忙碌的時段。
晚上6點,警車經蓮前西路來到西林社區,蔡曉蔡找到了有被騙可能的人員小劉。蔡曉蔡說,一些詐騙號碼給小劉發過信息,被大數據平台監測到,因此,他們要與小劉面對面核實。
蔡曉蔡拿著反詐騙宣傳頁,耐心地說明一些常見的詐騙手段,提醒小劉不要給陌生人轉賬,防止被騙。
晚上7點多,蔡曉蔡又趕到洪文石村社,找一名有前科的人員談話。“以前走錯的路,現在不要再走了,找個女朋友,成個家。”蔡曉蔡諄諄教導。
“預防違法犯罪遠比事后打擊更重要。”有多年辦案經驗的蔡曉蔡說,這些走訪工作看似平常,卻能預防犯罪。
●時間:8日晚上近9點
●地點:僑福城附近
化解“霸王餐”警情
晚上接近9點,僑福城小區附近一家小龍蝦店老板報警稱,一名顧客吃“霸王餐”。蔡曉蔡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原來,這名顧客三次在外賣平台上點小龍蝦,但均以土豆沒煮熟、小龍蝦上有泥土等原因退單,前兩次老板沒在意,第三次退單,老板要求顧客必須買單,顧客拒絕后,老板於是報了警。
雙方各執一詞,關於土豆沒煮熟、小龍蝦上有泥土的問題,顧客表示有証據,但一時又拿不出來。蔡曉蔡對顧客和老板分別進行耐心勸解,讓他們各退一步。在寒風中調解了好一會兒,最終,顧客全額支付了這一單的費用,矛盾得到化解。
●時間:8日晚上10:00
●地點:蓮前派出所
遲到的晚餐面對家人的內疚
民警核對案情進展。
時針指向晚上10點,蔡曉蔡在外面處置一起起警情時,蓮前派出所辦案隊民警王鑫終於從同安回到蓮前派出所。當晚,王鑫和同事們送一起案件的嫌疑人去看守所。為了趕時間,王鑫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他一回來就向所長做了匯報,然后點了三份外賣和同事們一起吃。
在派出所二樓的民警之家,王鑫才吃了兩口冬粉鴨,手機就響了,家人打來視頻電話,原來家中的兒子想要看爸爸。王鑫放下筷子,看著手機屏幕裡的兒子笑著打招呼,兒子隻有1歲,隻會一聲聲地叫著“爸爸”。家人連忙向兒子解釋:“爸爸是警察,爸爸工作忙……”
最近這一個星期,王鑫和辦案隊的同事們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通宵工作了兩天。王鑫說,有時候心裡很內疚,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回到家裡孩子都已經熟睡了。
一份冬粉鴨還沒吃完,王鑫又被同事叫去了,一名群眾報警稱電動車被盜,他們要查公共視頻,判斷是不是案件。
●時間:8日晚上12:00
●地點:蓮前派出所門口
幫助醉漢聯系120醒酒
晚上12點,蔡曉蔡和同事們剛回到派出所門口,又遇到事情了。一名醉漢打了網約車到了附近,卻因醉酒不省人事下不了車。蔡曉蔡和同事們將醉漢扶到門口的便民服務站休息,又聯系了醉漢的家人。醉漢的妻子和女兒到場后無法將醉漢帶回家,醉漢一直在服務站裡躺著,肯定會著涼。
一番探討之后,蔡曉蔡幫醉漢叫了120急救人員,先把醉漢送去輸液醒酒,再讓醉漢的妻子領回家,這個難題終於解決了。這件事處理完成,已經是隔天凌晨零點30分,蔡曉蔡和同事們回到辦公室,連忙燒開水,准備吃泡面。
利用這個空當,蔡曉蔡簡單做了梳理,剛剛過去的6個小時裡,他處理了7起警情,還主動幫助了醉漢。吃著泡面,蔡曉蔡說,值夜班一般不敢點外賣,怕外賣還沒送到,他又要接警。過了凌晨時分,警情逐漸減少,直到次日早晨,隻有零星的3起警情。
>>湖裡公安分局殿前派出所
記者與殿前派出所民警夜間走訪快遞分揀站點。
文/記者房 舒林欽聖圖/記者林銘鴻
●時間:8日上午8:30
●地點:殿前派出所
社區有人被騙民警緊急處置
上午8點30分,社區民警周少雄接到一個電話,立即從椅子上跳起來,抓起警帽就往外跑,還撥通群眾電話問道:“被騙多少錢?還能聯系上答應你辦証的那個人嗎?”“千萬別再匯錢了!”周少雄拉開警車車門時,停留了一下,“還在外地是嗎?那你回來要記得跟我們聯系。”原來,轄區一名群眾輕信網絡辦理技能証書被騙了。周少雄說,等到這名群眾回來后,一定要給對方做一次反詐騙宣傳。隨后,警情相關情況被周少雄編輯完成,放進了社區的“警情通知群”,這是一個他與社區群眾溝通的橋梁。
●時間:8日上午11:05
●地點:翔鷺社區警務室
“大型商圈聯動隊伍”平安巡查
“小女孩找到了嗎?”惦記著不久前社區走失的女孩,周少雄一推開翔鷺社區警務室的門,就問了一句。隊員立即回答:“找到了。”針對轄區有閩南古鎮商圈等特點,周少雄依托輔警人員、社區安保人員建立了一支“大型商圈聯動隊伍”,日夜巡查,無縫銜接。在隊員們的幫助下,民警妥善處理了不少矛盾糾紛和求助警情。
●時間:8日下午5:00
●地點:翔鷺社區警務室
接待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殿前派出所民警與酒店群防群治安保人員進行交流。
下午5點,民警周少雄在警務室的“民心”調解室,接待了一起糾紛的雙方人員,當事人請周少雄幫忙“主持公道”。
像這樣的“民心”調解室,殿前派出所轄區還有好幾個。這些都是社區民警因地制宜在出租房、居民小區、批發市場等地建立起來的,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你們別急”“你們也別總是強調理由”……在周少雄的耐心調解下,雙方總算就一些問題達成一致。但這離調解成功還有距離,周少雄讓他們先回去冷靜一下,想好了隨時打電話。“對於矛盾調解來說,有時候,就得讓‘子彈先飛一會’。”周少雄說,這是“調解的藝術”。
●時間:8日晚上7:33
●地點:高崎小學附近
入戶訪查加強流動人口管理
殿前派出所民警走訪轄區居民。
“前面警車就進不去了,我們停在這裡走一段。”社區民警潘明思說完,把警車停在高崎小學附近的空地上,帶著記者熟練地穿街過巷,開始入戶訪查。
晚上7點33分,走進居民老林家裡后,潘明思從手機中找出一張防水連體褲的照片給老林看,並且提醒他,冬天下海不要穿這種不符合安全標准的防水連體褲。
從老林家出來后,潘明思一拐彎,已經上了一棟出租房的二樓。二樓一個租戶前段時間因賭博被查。“再賭就嚴肅處理!”面對嬉皮笑臉的租戶,潘明思一臉嚴肅地說。“到了年底,要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潘明思說。
“老潘是一名好警察。”一起入戶訪查的輔警對記者說,“誰有困難他就幫誰,有時候出力又出錢。”
●時間:8日晚上8:10
●地點:殿前一路
接處詐騙警情開展反詐宣傳
民警在警務室與警輔人員交接布置任務。
看著群眾沮喪的臉,民警吳文輝心裡也不舒服:“在外面辛辛苦苦干一年,快過年了,被騙走2萬元。”報警的是一名女子,在轄區一家公司上班,晚上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人員”,說她涉嫌一起金融洗錢案,要轉賬2萬元到對方指定的賬戶進行資金清查。女子說著說著,眼眶紅了起來。
“先別急,把卡號告訴我們,我們通知市打擊治理中心,看能不能先凍結。”在吳文輝的安撫下,女子漸漸平靜下來。吳文輝做完記錄,沒讓女子馬上離開。“除了冒充公檢法,還有冒充領導的,網上兼職也不能輕信。”吳文輝現場做了反詐騙宣傳,還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以后遇到疑問,先問警察,千萬別再匯款!”
●時間:8日晚上10:30
●地點:殿前派出所值班大廳
調查一起打架事件
大廳裡,冷風不斷從半開的大門吹進來。“阿姨,您先回去吧,這裡冷。”民警丁錚半蹲著,跟坐在椅子上的中年女子解釋,“您的兒子有涉案的可能性,要調查清楚才能回家。”
原來,去年12月28日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轄區有人被打受傷。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走訪和調取公共視頻后,經辦民警丁錚初步鎖定了這位阿姨的兒子,當晚將對方帶過來了解情況。“傷情好像也不重。”記者看了報警記錄后隨口問道,這也要花那麼長時間嗎?丁錚認真地說:“群眾事,無小事。”他還說,每一起案件都不能隻用價值大小來衡量,要調查出結果,依法處理。
●時間:8日晚上10:54
●地點:殿前派出所轄區
調解車費糾紛雙方握手言和
值班民警吳文輝裹了裹衣服,沖進寒風凜冽的冬夜。原來,一名群眾從漳州叫代駕回廈,按系統計算,車費是220元,但是到達目的地后,司機要價300元,引起爭執。經過民警的調解,雙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吳文輝處理完這起車費糾紛返回派出所。截至9日凌晨4點,除了一起家庭糾紛,轄區再無警情。
記者手記
他們負重前行
守護城市平安
記者 房 舒楊霞瑜
在派出所蹲點時,記者發現一個現象:白天大家正常上下班,派出所也一樣﹔到了晚上大家休息時,派出所反而進入最忙的時段。記者跟隨民警一起出警,大多是在晚上,警情多,但大部分是不大的糾紛,很少涉及刑事案件,甚至還存在一些誤報的警情。
除了打擊犯罪,民警更多的工作是化解矛盾糾紛,如何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已經成為基層派出所的工作重點之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的治安形勢正在不斷變好。
記者蹲點時,隻看到派出所一天的忙碌,這只是一年365天的一個剪影。記者在走訪中聽到不少群眾的心聲:基層民警實在太忙了,一些非警務工作也佔用了他們的時間,應該多關心他們,多理解和體諒他們。
當夜裡大部分市民休息時,民警們還堅守在派出所或者奔跑在接處警的路上,正是有這些穿著藏青藍制服的人,以及路上閃爍的紅藍警燈,他們負重前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平安,大家才能安然進入夢鄉。
在中國首個人民警察節到來時,我們對這些警察道一聲:“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