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縣開展課后延時服務試點工作僅3個多月,當地“托管一條街”便不復昔日繁華。
“經過這個學期的實踐,我們發現,許多曾購買校外托管服務的家長選擇了校內課后延時服務,一些質量不高、沒有特色的校外托管機構客戶減少,有的已經關門停業。”25日,尤溪縣教育局副局長黃世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長期以來,“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按時接送難,孩子無人管”的問題令眾多學校、家庭頗為頭疼卻又無可奈何。在市場需求刺激下,全國各地的校外托管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在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附近的一條街上,校外托管機構一度多達23家,被當地人稱作“托管一條街”。
盡管校外托管緩解了看護學童的眼前之急,但部分托管機構存在從業主體魚龍混雜、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收費名目繁多等行業亂象,令家長難以取舍,又無所適從。
如何有效填補孩子看護“空窗期”?2018年,在教育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福建省教育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號召各地開展課后服務工作,逐步形成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協調發展的中小學生課后服務體系。
2020年9月起,尤溪縣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自願”的要求,在城區6所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試點工作。
誰來服務?縣教育局通過向社會公告、公開征集服務方案,評審確定了第三方社會培訓服務機構負責學生的午餐晚餐配送、學習輔導與培訓。
參加課后服務聘任人員可以是校內教職員工,也可以是有資質的社會服務人員。黃世昌說:“我們鼓勵校教職工在保証按質按量完成正常職責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參加課后服務工作。其勞務報酬由承接課后服務的第三方社會培訓服務機構支出。”
寒假放假前,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的輔導教師黃志煒還要忙著為參加課后延時班的學生點對點答疑解惑。“工作日程很滿,但看到學生有進步、服務有成效,我感到值得。”他說。
“寫作業有老師輔導,課后活動既有室外體育運動,又有閱讀、書法、音樂等室內活動。”課后延時服務令許多家長經濟、心理雙“鬆綁”。學生家長張小妹說:“原來的托管機構學費貴,安全和教育質量也得不到充分保障。現在,孩子足不出校便能獲得多方面培訓輔導,消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經費由誰出?“服務堅持公益性原則,採取‘政府和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成本’的運行機制,由第三方社會培訓服務機構作為收費主體。省、市、縣財政、總工會等部門對中小學課后服務所需經費予以補助,補助資金主要用於學校水電費支出、添置必要設施設備和建檔立卡學生、低保家庭學生、殘疾少兒的服務費用等。學校免費提供場所和設施設備支持,家長則承擔部分服務成本。”尤溪縣教育局局長詹煥生介紹說。
按照自願原則,截至目前,尤溪縣參加課后延時服務午托生共1358人、晚托生307人。
如何防范課后延時服務變成某種形式上的課外輔導班?尤溪縣的做法是,建立“雙隨機”檢查制度,加強課后服務工作事中事后監管,將其納入教育督導范圍,縣教育、總工會、財政、人社、民政、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參與、聯動督查,切實保障課后服務質量。同時,建立年度檢查評估制度,不斷提升課后服務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