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8幢主體建筑構成的“七星拱月”夜游景點 周輝 攝
切肉、腌制、灌腸、風干,又到備年貨的時候,浦城人開始忙活起來,許多人家的窗台、陽台都挂上了一條條泛著油光的香腸,年味越來越濃。“不僅是香腸、大米粿、蛋皮燕……除了味蕾的滿足,今年春節,浦城居民還新添了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居民劉先生告訴記者。
劉先生口中的“好去處”,是剛開放運營的“七星拱月”景區。
“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走入新時代,不僅要‘有飯吃’,還要過‘有品質’的生活。”和劉先生一家一起,記者來到離縣城2.5公裡、位於蓮塘鎮呂處塢村的“七星拱月”景區。
據了解,“七星拱月”得名於造型設計。景區整體以中心圓形木屋為主,配合田間景觀,在木棧道兩側分布8幢木屋,總體構成星月圖。中心圓形木屋為明月書吧,7幢木屋以北斗七星名字命名,其中包含音樂餐吧、茶樓以及特色小吃店,周邊還配套建有兒童樂園等設施。
在景區入口長廊,設置了專門定制的20余個圖案燈,融入了剪紙、詩詞等浦城特色文化元素,將其投影在地上,讓來往的游客在散步時便能沉浸於浦城文化中。“浦城是中華詩詞之鄉,浦城民間剪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把這些本地特色的文化融入景區建設,打造浦城文化品牌的新地標。”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李雪晶介紹。
腳下是描寫浦城的詩詞投影,耳旁傳來清揚的閩派古琴聲,前方是閃爍的浦城剪紙霓虹……通過文化休閑長廊進入景區,水幕朦朧與炫彩燈光交織,營造出“人間天堂”的氛圍。“以前到了晚上,浦城隻有一個公園和一個商場可去逛逛,大多時候隻能在家睡覺。新開的這個景區離縣城很近,開車五分鐘就到,又能感受浦城文化。今年春節,我們‘就地過年’又多了個新去處。”一位游客點贊這個新落地的項目。
“我們這個項目是依托旁邊的3A級景區十裡蓮塘田園綜合體打造的‘夜經濟項目’,不僅通過土地流轉入股與優先用工等方式給周邊的村庄、村民帶來收益,而且打造了浦城夜間經濟的首個地標性項目。游客來這邊,白天晚上都能玩。”項目管理者巫平毅介紹。
據悉,春節期間,景區還將策劃煙花秀、非遺文化展示、游園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力求讓游客在景區內感受到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