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馬尾檢察踐行“善良司法”暖人心

2021年02月05日22:40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的檢察官來到福州某小區,對被不起訴人劉某的家屬歐某一家進行新春慰問。

歐某一家有三口人。歐某是下崗工人且患淋巴癌,妻子也已下崗,女兒小歐大專畢業后,本可以上班減輕家裡負擔,可沒想到小歐突患細胞膠質瘤並進行了兩次手術,這讓本就貧窮的歐某一家雪上加霜。

“每隔一段時間,馬尾區檢察院的檢察官都會打電話給我,咨詢我家裡的情況,問我有沒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幫助。”歐某說。

一份不起訴決定書溫暖人心

馬尾區檢察院全體干警對歐某一家的幫助,源於該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善良司法”的具體實踐。

“當時我發現涉案人員劉某70多歲,心想,這樣一位老人還會去盜竊,肯定是有原因的。”馬尾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林錦龍說。

“當時為全面掌握案件背后的原因,我們對劉某的犯罪動機深入調查核實,了解到劉某子女均為下崗工人,且女婿歐某患有淋巴癌,家庭十分貧困。為了給手術后的外孫女小歐補充營養,2019年12月15日至21日到馬尾區某水產中心先后3次盜竊了花蟹、石頭蟹等海產品共計97斤,價值約9500元。案發后,劉某非常后悔,及時向被害人道歉並積極借錢賠償其損失,得到了對方諒解,符合認罪認罰條件。”鄭田森檢察官說。

2020年4月14日,馬尾區檢察院舉行公開聽証會,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加聽証,聽取大家意見。聽証會上,鄭田森檢察官出示了相關証據,並從法理與情理兩方面闡釋擬作不起訴決定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對此,公安機關承辦人、被害人陳某也當場表示,同意對劉某從寬處理,支持相對不起訴決定。事后,陳某還主動向小歐捐款500元。現場評議后,聽証員一致認為,對劉某不予起訴,體現了司法溫度,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去年4月22日,福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張時貴了解案情后,帶頭捐款500元,馬尾區檢察院70余名干部職工同獻愛心,共為劉某的外孫女捐助1.03萬余元。在檢察官的感召下,連本案被害人陳某也捐了款。”林錦龍說。

針對劉某女兒一家因病致貧的現狀,該院還積極聯系其所在地民政部門,及時將歐某一家3口納入低保范圍,並每月給予困難補助2100元。

“善良司法”廣受社會好評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上,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霍敏檢察長表示,《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引用了馬尾區檢察院辦理的“劉某盜竊螃蟹不起訴案件”,該案的成功辦理體現了“天理、國法、人情”的統一,提升了司法溫度,深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好評和肯定。

福建省人大代表陳金發說:“馬尾區檢察院提出的‘善良司法’的理念,真正把案件辦到人民的心裡去了,符合‘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將‘天理、國法、人情融為一體’的要求。這些檢察官用善良的司法辦案方式,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和善良,體會到了黨的溫暖和檢察機關的溫度。”

馬尾區檢察院政治部主任程軍化說:“我們將涉案人員劉某的案例改編拍攝成的原創微電影《非常‘蟹蟹’》,不久前獲評第五屆平安中國‘最佳微電影’獎,該案例在網上閱讀量高,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這起案件和‘善良司法’理念的認可。”

“善良司法”讓人民群眾感受檢察的溫度

據悉,馬尾區檢察院通過教育挽救喚醒善良,將防衛過當等犯罪行為、涉企非重大犯罪行為、輕刑過失犯罪行為,以及犯罪嫌疑人為生活壓力所迫而實施的偶然犯罪行為等8類案件定義為“弱惡性”案件。對此類案件,堅持以教育挽救為主,依法做到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

“善良司法”理念推行以來,該院案件不訴率從8.2%上升到13.7%。同時,該院還制定了《貧困涉案人員及親屬救助辦法》,通過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救助組織,對確有困難的涉案人員及涉案人員家屬開展救助工作,切實防止“因案致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積極的力量。

“當檢察官的內心充滿善良,那麼他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永遠是正確的,永遠是符合人民群眾對法律的期待的!檢察機關手握國家法律利器,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之重任,我們不僅要堅守公正原則,做到秉公執法,依法辦案,而且要堅守善良品格,堅持‘善良司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檢察官的柔情和檢察的溫度。”馬尾區檢察院檢察長黃兆茀如是說。(程慧 程軍化)

(責編:陳楚楚、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