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做好旅游、對台、創新、生態‘四篇大文章’,攻堅‘八大工程’,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一體融合,全力實現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宏偉藍圖。”平潭綜合實驗區領導近日表示。
“十三五”是平潭開放開發進程中重要的發展時期,站在“十四五”新的起跑線上,如何書寫發展新篇章?
旅游是平潭最大的資源。實驗區將全面盤點海、沙、島、灣、古民居和南島語族、海防海島、水下遺址文化等資源,開發公鐵大橋地標游、精品“漁家樂”、高端民宿群、壇南灣度假區、6·8小鎮沿線觀光等旅游產品,打造夜游消費商圈和文創集聚區,發展消費新模式,積極創建國家文化與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努力建設高顏值的海島旅游休閑目的地。
優良生態環境是平潭的“真寶貝”。圍繞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平潭將深入調研“綠島花城”實施成效,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在推動農村承包地有序流轉、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及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等方面打造城鄉融合樣板。
作為閩台合作、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十四五”期間,平潭將搶抓RCEP戰略契機,協助台灣制造業開拓RCEP成員市場,開通運載郵包、跨境電商包裹的動車專列和推動開通高鐵貨運班列,做大“內陸—平潭—台灣”雙向海鐵空聯運通道﹔擴大對台職業資格採信成果應用,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的重要節點﹔發揮打造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兩岸國學中心等特點鮮明的對台交流基地作用,深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共同家園。
“立足當前,實驗區把產業發展作為重點,著重推進‘五個一批’,計劃開工2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297.25億元,計劃建成2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38.09億元,攻克一批久拖不決、久攻不下的歷史遺留項目,共15個總投資額129.05億元,投入運營一批重大項目,共15個總投資176.58億元,推動15個與央企、省企、大型民企合作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總投資額454.23億元,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實驗區領導表示。
改革創新,是實驗區與生俱來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期間,平潭將進一步探索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找准平潭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的發力點,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7方面28條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對照世界銀行標准,在投資自由化、貿易自由化、資金自由化、運輸自由化、人員往來自由化及數據流通自由化等方面加大探索,發揮“一院兩中心”、廈大研究生院、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帶活產業鏈。(記者 林霞 王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