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兩人兩集體獲全國表彰 聽他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

2021年02月26日10:49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泉州市兩人兩集體接受表彰。

當日,泉州市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的安溪縣扶貧辦主任陳永春、南安市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的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永春縣扶貧開發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接受線上採訪,分享他們激動喜悅的心情。一起聆聽他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

陳永春

打造小康路上“安溪樣本”

陳永春(右三)到安溪縣尚卿鄉灶美村調研產業扶貧。安溪縣扶貧辦供圖

“這個榮譽為我今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添了信心,也鼓勵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更大力量。”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的陳永春堅定地說。

陳永春從2011年起專事扶貧開發工作。2019年年底,安溪縣貧困戶、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打造出小康路上的“安溪樣板”,實現了扶貧開發工作的“四個根本性轉變”: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發生根本性轉變,貧困村向美麗鄉村根本性轉變,貧困戶住房條件發生根本性轉變,扶貧力量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大扶貧格局的根本性轉變。

十年來,為掌握不同地域的致貧原因和幫扶對策,陳永春不辭勞苦走遍最邊遠、貧困村落,訪遍最艱辛、困苦家庭,提出了“一個就業崗位、一份醫療保險、一塊茶果園、一群雞鴨牛羊、一個公職幫扶干部”的有效措施。面對困難重重的攻堅任務,安溪縣爭取整合中央、省、市7.6億元資金,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村財增收項目、整治人居環境、實施道路提級改造,貧困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實施住房改造,先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093戶4184人、造福工程6909戶31184人,易地搬遷、造福工程任務佔泉州市的90%,徹底解決了困難群眾安全住房問題﹔通過百企聯百村幫千戶、縣鄉扶貧開發協會全覆蓋、成立農民講師團,推動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新格局。

回首十年奮斗路,陳永春頗為感慨:“扶貧工作是功德事業。”他表示,回到工作崗位后,將繼續謀劃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各項工作,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鄉村振興。

李振生

創新“1+11”扶貧培訓模式

李振生(左一)帶隊到壽寧縣下黨村考察。蓉中村供圖

“有生之年,能見証並參與這個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跡,何其有幸!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的李振生心情振奮。

2012年起,李振生帶頭指導幫扶甘肅省會寧縣鐘家岔村和武山縣北順村,福建省壽寧縣下黨村,引領三個國家級貧困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自2014年起,李振生創新“1+11”扶貧培訓模式,針對村庄貧困農戶實施精准創業幫扶。“1”就是讓參訓學員在蓉中培訓基地集中學習1個月﹔“11”就是用11個月的時間對學員回村創業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幫扶和指導,既有當地政府選聘的扶貧創業導師採用“師傅帶徒弟”的辦法就地就近指導幫扶,又有蓉中培訓基地創業導師每季度的跟蹤幫扶和遠程互聯網服務,確保參訓學員一年時間內能夠讓創業計劃落地,兩年創業發展,三年創業成功。

幾年來,“1+11”扶貧培訓模式培養出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達5639人,創業率62%。他們活躍在閩、甘、寧17個省(自治區)210個縣市區,約3000個貧困村,帶動34960名建檔立卡貧困村民致富,給脫貧攻堅戰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李振生總結出“換腦、育種、造血、夯基”四步走的幫扶經驗,為破解全國貧困村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空殼村”“三留守村”難題探索出一條好路子。“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沒辦法完成這些的,需要依靠組織的力量、社會的力量。感謝黨組織的栽培,感謝我的家鄉泉州,感謝大家對蓉中村的厚愛。希望今后大家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隻要人人都參與,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永春縣扶貧開發服務中心

“一庫五機制”穩脫貧

永春縣在貧困村實施光伏發電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永春縣扶貧辦供圖

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的永春縣扶貧開發服務中心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注重運用改革思維、創新方法推進工作,打出了創新政策“組合拳”。建立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一庫五機制”(即脫貧攻堅數據庫,運行管理、信息收集、統籌協調、幫扶響應、落實閉環五項機制),建成覆蓋縣鄉村組的四級扶貧管理模式。機制建立以來,共收集13266條脫貧攻堅數據,預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問題312條,並通過部門會商制度,對預警的問題採取“一對一”精准施策。

創新“防貧保”保險,將貧困人口、非貧低收入人口作為保障對象,參保人數採取按月更新,實行動態管理,對可能因病、因學、因災而返貧致貧情況實行針對性救助,險種從醫療擴充到“兩不愁三保障”,每人最高享有9.8萬元保障,全面筑起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攔水壩”。

此外,該中心還探索“扶貧+養老+鄉村治理”新模式,加快補齊山區農村養老服務短板,開展“鄰裡守望”互助養老、共享“愛心廚房”、搭建“免費午餐”平台助養的實踐。同時,探索強村(強企)帶弱村新模式,以帶思路、產業、項目、創業、增收、黨建和鄉村共治為主要內容的“強村帶弱村”方式,引導企業、項目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聚。2020年年底,永春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上佔比72%。

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

千年瓷都織起“愛心大網”

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志願者下鄉開展扶貧助困活動。德化縣扶貧辦供圖

“我們的國家非常強大,集合各方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非常了不起!能獲得一次這麼高規格的表彰,我心潮澎湃,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接受電話採訪時,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的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負責人王金木仍難掩激動心情。

2013年1月6日,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在德化縣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立。小分隊利用網絡平台,廣泛收集網友求助帖、微心願等,開展網上討論交流會,初步篩選幫扶對象,商討通過網上義賣、愛心團購、網上捐贈、專題募捐等方式籌集愛心資金。同時,由愛心網友輪值擔任論壇版主,通過博客、貼吧、微信等載體,分享每次參與愛心行動的心得,引導更多社會熱心人士參與到愛心公益活動中來。線下,聯系當地志願組織、老年協會等共同實地考察,全方位了解初步幫扶人選實際情況,做到精准識別。針對貧困戶、孤寡老人、殘疾人、貧困學子等不同類型弱勢群體,分類制定幫扶計劃,做到精准施策。

成立至今,小分隊志願者累計下鄉開展扶貧助困活動600多次,組織大型專題愛心活動100多場,為德化弱勢對象募集、發放善款善物總值1200多萬元,慰問了1.2萬多戶(個)對象,上萬人次參加愛心活動,累計服務總時數達25.5萬小時,愛心小分隊骨干志願者人均志願服務時間達3200小時以上。(許雅玲 顏碩豐)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