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浪費不讓盛宴變“剩宴” 廈門持續推動文明餐桌及分餐制

2021年03月29日08:15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抵制浪費不讓盛宴變“剩宴” 廈門持續推動文明餐桌及分餐制

文明餐桌行動

近日,廈門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深入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在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及倡導文明就餐、公勺公筷、光盤行動上落深落細。記者跟隨思明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深入轄區各大餐飲企業,就文明餐桌宣傳與分餐制管理標准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實地宣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宴席不再是浪費“重災區”

餐桌文明是城市一個文明的縮影。記者隨同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隨著“光盤行動”的深入開展,不少餐飲店為引導消費者文明用餐、減少浪費,紛紛通過推廣“半份、半價”、“小份、適價”服務方式,提供免費、環保打包服務等方式,主動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適度消費,共建綠色文明的用餐環境。

“婚禮酒席、生日宴會等宴請活動,原先食物浪費現象一直比較突出,這種場合下客人往往點超出實際用餐量的飯菜。”牡丹大酒店副總經理張小玲說。為了讓盛宴不再成“剩宴”,在市場監管人員的指導下,酒店針對性地制定了針對宴會的“光盤計劃”。以婚宴為例,從宴席預訂開始,酒店就摒棄了傳統的“套餐方案”,工作人員會與客人提前溝通,了解客人的喜好,引導新人量身定制飯菜,從菜品到菜量都盡量精准﹔同時,將桌數的確認時限延遲至宴會前一日,既為新人節省了費用,又杜絕了舌尖上的浪費。

此外,在每張宴會桌上,都會擺上“拒絕浪費”的警示牌,提醒賓客在分享幸福的同時文明節儉用餐。婚宴即將結束時,酒店服務人員還會把打包盒送到每張餐桌,提醒和幫助人們打包,杜絕浪費。

張小玲告訴記者,推行“光盤行動”以來,“點好點少”“吃不完打包”等餐飲節約理念已成為顧客的自覺行動,“現在客人都是少點、勤點,並且餐后主動打包帶走,做到不剩飯、不剩菜。”

規范分餐帶動餐廚垃圾減量

受疫情影響,有助於強化用餐安全衛生的分餐制受到消費者高度關注。去年8月,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正式發布全省首個針對分餐制管理的團體標准——《餐飲業分餐制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適應餐飲服務業各種不同經營規模和業態,設定了分派式、自助式、位上式和套餐式四種主要模式。

檢查發現,分餐標准得到廣大餐飲企業的積極響應和落實。在思明區,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在顯眼位置張貼了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海報,分餐制日漸深入人心,成為文明餐桌“標配”。

“我們依照分餐標准,對一些宴席實行按位上菜后,餐桌上幾乎都是上一道菜空一個盤,最后一點兒都不剩。不光節約了餐食,也讓廚師們備受鼓舞。”在牡丹大酒樓體育路店,餐廳管理人員介紹。

思明區筼筜市場監管所中隊長陳茂帝表示,以前吃宴會餐的過程中,即使碰到再喜歡的菜品,出於餐桌禮儀,很多人恐怕都不會吃掉最后一口﹔有時候還沒吃飽,看到旁邊的人都停了筷子,自己也不好意思繼續吃。分餐制讓食客們擺脫了這些顧慮,也極大地減少了浪費。執法人員在巡查走訪中了解到,不少酒樓餐廳通過採取按位上餐等方式鼓勵節約,有的已經實現餐廚垃圾減量一半以上。據悉,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推動文明餐桌及分餐制,強化對餐用具監督抽查力度,規范餐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潔工作,引導文明餐桌新風尚。(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林莉莉)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