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持續推進違建墳墓專項整治:不負青山 為子孫留下一片綠

2021年03月30日07:59  來源:福建日報
 

  “厚養薄葬!讓老人健在時過得舒心,那才叫孝順。”清明節到來之際,上杭縣湖洋鎮瀨溪村紅白理事會副會長林榮標又開始向村民們宣講移風易俗新風尚,“多一些生前關愛,少一分逝后攀比,也為子孫們留下一片綠。”

  在上杭縣,隨著殯葬改革深入推進,厚養薄葬、文明節儉新風尚蔚然成風:下坊村退休教師李尚恭立遺囑——“切莫為余把喪治”,要求身后“不要骨灰,不辦喪事,何必花錢又跪人”,老人離世后,子孫遵照他的遺囑隻設了簡單的靈堂供親戚朋友上香祭拜﹔縣電影公司退休職工劉衡姑和丈夫謝榮椿與紅十字會簽訂遺體捐贈協議,身后遺體捐贈用作醫學研究﹔祝田村黨支部書記吳瑞新母親去世后實行樹葬﹔上杭琴崗詩社社長黃連池立下遺願,死后不留骨灰回歸自然……

  告別散埋亂葬陳規陋習,近年來,福建省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骨灰格位存放、海葬、樹葬等綠色文明安葬方式,全省節地生態安葬率提高至81%。火化率達99.8%以上,居全國前列。

  堵!專項整治遏制“青山白化”

  在一些農村地區,有人因迷信風水,修建墳墓講究背山面水,山清水秀之地往往成為違建修墓的重災區,甚至有人為了搶佔“風水寶地”修建“活人墓”“豪華墓”。曾幾何時,一座座白色的墳頭在青山中,顯得尤為突兀。

  為推進殯葬改革,遏制“青山白化”,近年來,福建省加大違建墳墓專項整治力度,省委將整治工作納入主題教育“解難題化積案”行動,列出“清單”挂圖作戰銷號。各地積極行動,狠抓落實,穩步推進——

  福州市開展違建墳墓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啟動問責機制,越來越多青山恢復綠色容顏。長樂區江田鎮南陽山一帶曾是“豪華墓”“活人墓”密集區。如今,違建墳墓已被拆除或覆土掩埋,並進行植樹復綠。青山上,杜鵑、非洲茉莉、紅葉石楠等生機勃勃。南陽村一名村干部說:“近年來,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為了防止違法建設的‘豪華墓’‘活人墓’悄悄向偏僻山區、庫區轉移,我們經常進行實地檢查。”

  “我們按照減存量、控增量的目標,持續推進‘三沿六區’范圍內的新舊墳墓整治工作,加強常態化宣傳巡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豪華墓’‘活人墓’等違建墳墓開展集中整治。”周寧縣民政局局長阮金增說,2019年以來,周寧縣累計制止違建墳墓77座,下發整改通知書97份。

  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城南村一名民政協理員說,他每天都要步行十幾公裡到深山實地查看。該市星村鎮還定期用無人機航拍、衛星影像等科技手段進行巡查,防止亂象復發。

  截至目前,全省共摸排違建墳墓114375座,整治112185座,散埋亂葬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疏!加快建設公益性安葬設施

  既要滿足群眾殯葬需求,又要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如何破局?

  在福清市漁溪鎮漁溪村生命公園,記者看到,樹木郁蔥,鳥語花香,每個佔地僅0.4平方米的生命裡程碑整齊有序地安放在植被間。臨近清明節,村民們陸續前來祭掃,在生命裡程碑前獻上鮮花。

  據介紹,生命公園滿足了群眾讓逝者“入土為安”的願望,節地安葬(放)區域不以營利為目的,隻一次性收取適當的管理費用,從而進一步降低群眾殯葬費用,減輕群眾負擔。此外,每個穴位佔地面積不超過0.4平方米,還可節約土地,給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一個村用地3畝至5畝,投資30萬至50萬元建設一座生命公園,可滿足一個村庄30年的殯葬需要。截至目前,福清各地共建成285座“生命公園”。

  “在當地修建一個普通墳墓成本至少要十幾萬元,而生命公園既節約土地、保護生態,又能節省開支、減輕村民負擔,大家都樂意接受。”正在生命公園掃墓的村民陳先生告訴記者,“讓逝去的親人在這裡長眠,是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為推進公益性骨灰樓堂建設,福建省出台《加強城鄉公益性安葬設施規劃管理的指導意見》,在加強規劃引領、科學布局選址、落實配置要求等方面,明確指導意見。把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納入文明縣鄉考評內容,列入鄉村振興綜治考核指標。

  省級財政安排1.155億元,從2019年起分三年對財力困難村的公益性骨灰樓堂建設進行補助。為優化審批服務,發改部門把公益性骨灰樓堂納入農村小型建設項目管理,列入規劃的將無需辦理規劃許可、施工許可﹔自然資源部門對公益性骨灰樓堂和公墓等新增用地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專班服務﹔林業部門落實“市縣同權”審批模式。

  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去年以來各級投入18.6億元各類資金,批准建設6個城市公益性公墓,累計建設18個。新建鄉村公益性骨灰樓堂(公墓)715個,已累計建有6724個,覆蓋率由41%提高至53%。同時,福建省積極推進惠民殯葬從救助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自2013年全面免除困難群眾基本殯葬服務費以來,已有41個縣(市、區)惠及范圍擴展到轄區戶籍居民。

  殯葬工作關系千家萬戶,連著民心民意。把老百姓身后事辦好,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黨和政府一項重要的民生職責。下一步福建省將加大殯葬改革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努力實現逝有所安、生者慰藉,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潘園園)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