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嘉庚精神作燈塔 廈大百年再出發

2021年04月04日07:57  來源:福建日報
 

  廈門大學思明校區鳥瞰圖

  國內各大城市地標建筑齊齊亮燈,打出祝福標語﹔謀劃全球校友招商大會,為母校發展盡心盡力﹔設立“簞食瓢飲 銜環涌泉”項目,未來10年為學生免費提供白米飯和礦泉水……在廈門大學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時刻,一批批從廈大走出的國內外校友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母校的感恩之情。

  與黨同齡的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興建的綜合性大學。百年前,陳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立下“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闡揚世界文化”的辦學宗旨和“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期望廈大能夠成為“南方之強”,“能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個世紀的薪火相傳,廈大培養出逾40萬學子,砥柱一方。“為吾國放一異彩”——嘉庚先生的宏願在一代又一代廈大人的身上實現著。

  嘉庚精神薪火相傳

  這段時間,廈大藝術學院2018級本科生黃澤柟在學習之余,積極參與學校百年校慶晚會節目的排練。他將在話劇《遙望海天月》中出演曾任廈門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王亞南的角色,和他的同學一起演繹廈大“四種精神”——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薩本棟校長為代表的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和以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

  前段時間,電視劇《山海情》在全國熱播。劇中,放棄縣城優越條件毅然去村小支教的廈大高才生郭閩航的原型,正是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援寧支教青年志願者。年復一年開展支教,募集1070余萬元助學金,累計資助近2萬名貧困學生……從1999年到2021年,從南國海濱到北疆戈壁,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241名隊員演繹了無數動人的故事,在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中書寫著精彩。

  以德樹人、以文化人,廈門大學始終高揚愛國主義紅色旗幟,以“四種精神”延續百年文脈,培育時代人才。當選國家兩院院士的校友鄧從豪、謝希德、張乾二、田昭武等,知名學者陳詩啟、裘宗舜、潘懋元、余緒纓、韓國磐、葛家澍……一代代廈大人發憤圖強,在各行各業勇當翹楚,閃耀百年校冊。

  受嘉庚精神感召,更有愛國華僑、社會賢達和廈大師生一起傳承感恩文化,捐資興學助教,廣受稱贊。校園內,“李光前醫學院”“逸夫樓”“克立樓”“自欽樓”“聯興樓”“頌恩樓”“德旺圖書館”等,是一份份可觀可感的大愛情懷﹔在建校百年之際,社會各界和全球各地校友積極響應,捐資捐物,支持廈大新百年建設。

  堅守報國之志闡揚世界文化

  今年2月,廈門大學再新晉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傳染性疾病檢測技術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廈大科研團隊勇於擔當。由夏寧邵教授牽頭的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團隊早已走到全球疫苗創新的前列。他們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已在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大量應用。夏寧邵教授團隊參與共同研制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也在去年底獲准開展臨床試驗,充分發揮一流高校教學和科研優勢,在抗擊疫情中交出了一份世界矚目的答卷。

  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比C60小的富勒烯,首次高產率制備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體催化劑﹔首次在全球范圍內提出“微型生物碳泵”理論框架﹔首次發現了可調控細胞死亡方式的人體蛋白激酶﹔首次提出殼層隔絕納米粒子增強拉曼光譜方法……

  一個個原創性重大理論在科學前沿亮相,一項項重大研究成果對准了世界的重大需求,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更多廈大人正在國際舞台上講述著“中國傳奇”。

  建校伊始,廈門大學便是一所闡揚世界文化、博集中西的開放性大學。與全球257所高校開展校際交流﹔與全球12個國家的知名大學合作建設14所孔子學院﹔在馬來西亞創辦分校,開拓中國一流大學走出去辦學先河,成為一顆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嘉庚號”海洋科考船上,“海絲學堂”集結多國的研究人員,共同駛向蔚藍大海,開展海洋科研項目……朝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開放性大學的目標,廈大持續勇立潮頭,逐浪奮進。

  校地融合展現高校擔當

  日前,作為全球第四座、亞洲首座無噪聲實驗室,廈門大學無噪聲超精密加工與表征實驗室通過驗收。

  該實驗室是廈門大學和嘉庚創新實驗室面向光電、半導體、新材料、儀器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未來納米尺度下頂尖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創新提供接近理想條件的科研平台。今后,該平台將面向我省乃至全國,為相關學術研究和產業研發提供共享平台。

  “廈門大學是廈門的廈大、福建的廈大,也是國家的廈大。”在百年的相互守望中,廈門大學得到了福建省、廈門市的大力支持,也在服務福建、服務全國大局中充分發揮高校擔當。

  2019年,由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三方共建的中國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簡稱嘉庚創新實驗室),是我省近年來投入最大的科技創新平台之一。該平台聚焦國家能源戰略需求,設置能源轉化科學與技術、顯示照明材料與技術、能源工程與網絡三大主攻方向,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和相互支撐的創新網絡。

  緊扣時代脈搏,大力推進大數據、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的重大研發平台和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多年來,廈門大學緊緊圍繞我省產業發展布局,堅持創新引領,持續深入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持續為福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積極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廈大成立全國最早的台灣研究學術機構,牽頭打造“一帶一路”研究院、中國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福建自貿區學院、中國營商環境評估研究中心等一批新型智庫﹔與福建省九市一區建立常態化交流會商機制,為校地深入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立足福建、面向全國,廈門大學通過加強戰略布局,創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機制,加強校企校地合作,不斷提升服務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能力,探索出一條新時代校地共贏發展之路。

  跨過百年征程,奔向下一個起點。走進新時代,廈門大學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使命扛在肩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教育強國藍圖,奮力書寫“南方之強”的新篇章。(記者 林麗明 楊珊珊 吳在平 通訊員 龍堅毅 歐陽桂蓮)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