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周寧在全省率先採取EPC+O模式助力農污治理

2021年04月12日09:11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成本降下來質量提上去

“通過EPC+O(工程總承包+運營)模式進行建設,我縣第一期26個村農污治理項目預算資金從原來的3400多萬元降至2500多萬元,工期也從原來的7個月縮短到3個多月。”近日,寧德市周寧縣生態環境局局長魏裕平說,去年5月,該縣在全省率先採取EPC+O模式助力農污治理,成效十分顯著。

作為水源涵養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周寧縣將治水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入點,統籌專項經費1億元,先行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水治理行動,縣域內54條河流的水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雖然全縣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但農村污水治理提升仍需加強。去年之前,該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大多由村集體自行管理,建設標准不高,運維水平有限,污水長效治理能力較弱。

“最大問題就是扯皮,前期建設和后期運營相對分離,造成彼此不理解和不配合,因此農污治理效果很難長期維持。”魏裕平說。面對這一頑疾,周寧縣創新機制,採取EPC+O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並制定印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0)》,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推動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實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打開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局面。

該規劃將全縣各村庄劃分為治理類和管控類,通過分區域分類型明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路線。根據規劃目標,周寧縣污水治理項目在原有治理率的基礎上,自2019年起分年度分批次對農村生活污水設施進行提升改造,2020年預算投入3400多萬元建設8個鄉鎮26個建制村農村生活污水管網、處理設施及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

去年10月,周寧縣一期農污治理項目動工建設,目前已鋪設主管網21354米、接戶管22090米,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7套,污水處理設施在26個村“全面開花”:李墩鎮樓坪村村口微花園似的污水處理設施,增添了別樣景致﹔純池鎮桃坑村裝上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清水繞人家”的華麗轉身……

農污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在全面推進農村污水設施建設的同時,周寧縣還積極推進農村污水管理平台建設,採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在線實時監控水流量、設施運行狀況、站點數據監測情況,對污水處理設施、管網、生態敏感區、村庄點等實施信息化、精細化管理,形成農村污水監管一張圖,實現“線上發現問題、線下解決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周寧縣將持續深化EPC+O模式,不斷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力爭2025年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村庄數佔規劃需治理村庄總數80%以上、人數佔比85%以上。(單志強)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