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經濟在廈愈發火熱 萬物皆可"盲盒"是驚喜還是套路

2021年04月14日08:17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盲盒經濟在廈愈發火熱 萬物皆可"盲盒"是驚喜還是套路

市民在挑選盲盒。記者 王溫萍 攝

近日,“機票目的地盲盒”走紅網絡,再次引發眾人對盲盒經濟的聚焦。記者走訪廈門市場發現,當前盲盒經濟在廈愈發火熱,不少潮玩盲盒門店月營業額達二三十萬元,更有消費者“任性”砸錢,收藏成百上千個潮玩盲盒。此外,大眾消費領域的商家也看到了背后的商機,紛紛推出盲盒產品吸引眼球。

走訪:盲盒概念店在廈遍地開花

記者走訪發現,廈門大部分線下潮玩、手辦盲盒機均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商場中,如SM城市廣場、寶龍一城、萬象城等。單個盲盒售價多在39-79元,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潮玩、手辦盲盒,一般是指以系列推出的產品,以盒為單位,外包裝上不顯示外觀,在拆封前不知道裡面是什麼產品。因為結果的不確定性,激起了不少玩家的獵奇心態。

近日,記者在位於萬象城的“泡泡瑪特”看到,店內有不少年輕消費者正在選購。市民小吳告訴記者,她是動漫迷,一來到這裡就完全挪不動步,一次會購買五六個盲盒。“現在家裡已經有40多個盲盒玩具了。”

據萬象城“墨格”店員透露,有些狂熱的盲盒愛好者,一次會購買一整箱,內有120個盲盒,售價7080元。

前幾年熱衷於購買潮流玩具的市民崔小姐告訴記者,她2017年“入坑”盲盒,“最瘋狂的時候花了兩三萬元在潮玩盲盒上,家裡已經有四五百個。”

此外,不少人也會選擇購買盲盒后再出售。“如果抽到了潮玩的隱藏款,就可以在網上交易。隱藏款有的可以賣上千元,抽到就是賺到。”

據“19八3toys”加盟商楊經理透露,他們在萬象城開設的潮玩盲盒店鋪,月營業額在20萬-30萬元,而在SM城市廣場二期布設的盲盒機,每台月營業額在3萬-5萬元。據了解,該品牌盲盒機在廈門、泉州各大商場中均有布設。而開業三個月的“盲盒集市”老板告訴記者,該店盲盒月營業額可達6萬-7萬元。

潮玩盲盒市場有多大?據方正証券研報顯示,隨著消費升級、互聯網發展、泛二次元人群擴大,預計到2024年盲盒市場規模將達265億元。而根據“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公布的2020年財報,去年其全年營收25.1億元,同比增長49.3%。

觀察:盲盒風刮向大眾消費領域

盲盒經濟持續火熱,從最初的潮玩品類開始,這股風刮向了飲品、生鮮、旅游等行業,走向了大眾消費。

目前廈門市場上還有“咖啡盲盒”“蛋糕盲盒”“奶茶盲盒”等。記者走訪獲悉,寶龍一城附近的一家咖啡店推出了十多種口味的“挂耳咖啡盲盒”,隻有拆開包裝后,顧客才知道自己購買了哪一種。據店員介紹,有客戶一次性選購了幾十包。

另外,集美的一家法式甜點店也推出了“蛋糕盲盒”,顧客可通過抽簽選取蛋糕樣式。據透露,有不少顧客沖著“蛋糕盲盒”來打卡,有時店內一天可售出20多個“蛋糕盲盒”。

不久前,同程旅行推出了“機票目的地盲盒”,用戶隻需花98元購買,即可獲得一張指定出發地、目的地隨機、日期隨機的國內單程機票,吸引超過1000萬用戶參與。

而國內幾家博物館推出的“考古盲盒”也火出圈了。這一創意讓普通人化身“考古學家”,拿起洛陽鏟挖土去塵,收獲神秘“寶貝”,體驗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驚喜。

此外還有文具盲盒、美妝盲盒、植物盲盒等,不禁讓人感嘆“萬物皆可盲盒”。

提醒:須警惕以次充好張冠李戴

對於盲盒經濟的不斷發展,有業內人士表示,商家正是抓住了人們多元化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商機。但對於消費者而言,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本身無可厚非,但要警惕單純因為喜歡而不考慮自身經濟能力的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廈門光明時代心理咨詢專家謝先生說,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都是年輕人,不少更是未成年人,“不可否認購買盲盒是一種緩解壓力、收獲快樂的方式,但前提是要理性消費,避免掉進成癮和賭博的陷阱裡”。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當前各類盲盒產品泛濫,“盲盒+”概念層出不窮,系列成套、具備收藏價值、可制造隨機不確定性,同時具備這三個特征的產品,才真正適用於盲盒營銷模式,而不少商家僅是以隨機的方法進行營銷,充其量隻能算是“抽獎”。此外,不少盲盒產品出現了以次充好、張冠李戴等現象,消費者要注意分辨。(海西晨報記者 王溫萍 葉子申)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