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林溪村,房前屋后都可看到青翠的“口袋綠”,原來的“牛奶溪”如今也清澈見底。 記者 陳逸帆 攝
原先的石材加工廠房,現已成為馬術運動場館。在長泰林墩,游客正在運動場館裡學習馬術。
落地半年多以來,英騏馬術已成功舉辦福建省第一場馬術邀請賽,並成為中國馬術俱樂部會員和中國馬術協會分級考點。
英騏馬術項目的成功,是林墩開展石材加工業環境綜合整治及產業轉型、實現從“石頭村”到“旅游村”華麗轉身的一個縮影。
全域整治 騰出轉型空間
多年來,談起林墩,長泰人都會將之與“石頭”聯系起來。
林墩地處長泰東北部,原是全國最大的G654芝麻黑花崗岩石材生產基地。“石材產業一直是林墩的支柱產業,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經營,但大都是‘散亂污’的無証小企業,對周邊環境破壞很大。”林墩辦事處黨委書記戴聰華說,“為了守護生態家園,隻能下定決心整治。”
2019年3月,長泰啟動石材產業綜合大整治后,林墩1098家石材企業全部關停整治。2019年以來,累計征地1600畝、拆遷115萬多平方米、清理原石材企業用地6000多畝,有效騰出了轉型空間。
“在騰出的空地上,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復墾覆綠工作。”林墩林溪村黨委副書記林中和說,“為了防止整治后的‘卷土重來’,我們堅決拆除無証石材生產廠房,當時最困難的是調解工作,得挨家挨戶做思想動員,讓群眾能夠理解並支持。”2020年6月底,林溪村規劃進行53畝土地的復墾覆綠工作,現已基本完成。
漫步林溪村,房前屋后都可看到青翠的“口袋綠”。原來的“牛奶溪”如今也清澈見底。“噪聲、粉塵、‘牛奶溪’……大家都在搞石材加工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整治后,環境變好,呼吸的空氣清新許多。”林溪村村民林扁頭說。
目前,林墩新增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新增補充耕地面積420畝,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今年1月份,計劃總投資4.48億元的林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開工建設,著力打造全國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示范樣板。
因地制宜 找准轉型之路
石材加工產業關停,林墩經濟發展“百廢待興”。“如何引導產業轉型,讓群眾看到希望”成為擺在林墩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道課題。
“運動休閑產業屬於朝陽產業。林墩的‘運動基因’一直不錯,之前還曾組建過賽車隊。”戴聰華說,“抓住地處閩南金三角核心的地理優勢,把握漳州推動文旅體融合發展的良機,我們著力朝運動休閑產業方向轉型。”
要致富,先修路。“之前發展石材產業,道路被破壞嚴重。這兩年,我們主要修了三條路,一條為了工業發展,一條服務旅游經濟,一條則是對外通道。這三條路都關系到林墩未來發展。”戴聰華說。
引項目,是關鍵。利用石材企業整治騰出的發展空間和釋放的資金流,林墩培育做大半月山溫泉小鎮龍頭項目,引進獅山健康谷、恆源水世界、英騏馬術、悅杉湖國際跳繩、啤酒商業街和越野賽車等多個運動康養項目,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國家級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創建試點。
針對退出石材行業的兩証齊全的工業廠房,林墩引導業主將閑置廠房進行改造,轉型發展運動休閑產業。“開業至今,成效不錯,不僅帶動了高端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英騏馬術俱樂部副總經理彌春常介紹,“目前,我們已擁有良馬20多匹,會員100多名,多數來自廈門。若遇節假日,最多時一天接待近100名旅游散客。”
看到生態環境的變好和運動休閑產業的壯大,當地群眾紛紛將閑置民房開發成新民宿。林溪村建成了日式町屋、十八間等一批特色民宿,打造林溪省級星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2019年以來,林墩引進文體旅游項目7個,建成工業企業11家,並新引辦千畝蘆柑產業園和千畝名貴樹木中藥產業園,鼓勵群眾參與。2020年,林墩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等3項主要經濟指標任務完成位居全縣前列,其中財政收入超過石材企業未拆除前的水平,許多村庄順利實現從“石頭村”到“旅游村”的華麗轉身。目前,林墩人均年收入達23562元。(記者 邱丹燕 張昊填 林少波 梁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