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漫山遍野的梔子花開。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有著“中國梔子名市”美譽的福建福鼎市,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出獨具福鼎特色的梔子產業,現有梔子種植面積6萬多畝,年產鮮花及鮮果6.06萬多噸,6萬多人從事梔子種植或加工,全產業鏈年產值7億多元。
福鼎市委書記包江蘇表示,農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周期,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與發展並形成規模后,將造福老百姓,成為真正的富民產業。
圖為小鎮如花的海洋。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據史料《福寧府志》記載,梔子在福鼎已有250多年的栽培歷史。梔子渾身是寶,其花其果既可食用,又能入藥,梔子果具有清熱解毒、護肝利膽、降壓等作用,屬藥食兩用植物之一。
“中國梔子文化小鎮”——福鼎市貫嶺鎮,是全國較大的梔子果交易集散地之一,也是一個因黃梔子花而變美的鎮。村中群山抱綠,過去裸露的丘陵地現已被黃梔子覆蓋,每年進入五六月份,梔子花開如白雪覆蓋,香氣扑鼻。
圖為農戶置身花的海洋中。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1992年,梔子是作為水土保持林,種植有800多畝。”時任福鼎市林業科技推廣機構負責人、科技特派員孔悅平說,隨著梔子藥用市場需求以及價值的提升,當地多個鄉村一起發展種植梔子。
然而,彼時福鼎梔子品質、產量都不甚理想,加工方法落后,市場和經濟效益低。為擺脫產業發展困境,孔悅平隻身前往國內各大黃梔子主產區考察調研,引進全國12個栽培品種進行種源試種,在管陽鎮、貫嶺鎮等地建立造林、低產林墾復改造和育苗試驗基地。
2012年,在孔悅平的努力下,品質優、產量高的“分關1號”成功問世。孔悅平稱,“分關1號”填補了福鼎梔子個頭小、梔子苷含量不高的短板。隨后,福鼎黃梔子種植面積從不到1.2萬畝迅速發展到超過5萬畝,鮮果產量佔國內藥用梔子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圖為梔子花開如白雪覆蓋。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產業轉型升級謀新篇
近年來,福鼎梔子產業逐步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結合福鼎白茶產業、借助“福鼎白茶”品牌效應,當地研發梔子白茶,推動梔子衍生產品開發。
“梔子白茶具有消熱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孔悅平稱,福鼎梔子種植管理簡易、立地條件優越,和茶葉採摘錯季,兩個產業互補性強,可以很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圖為農戶置身花的海洋中。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作為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黃梔子深加工企業,福建恆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計劃投入6000萬元新建梔子油、花、果等系列產品生產線,進一步延伸黃梔子產業鏈。
該公司負責人林炳長介紹道,梔子油於2016年研發,並取得全國第一本生產許可証,檢測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市場前景良好﹔從果到花,梔子可研發利用程度高、用途廣,形成規模后,可以成為一個富民產業。
圖為參觀當地梔子深加工企業。 葉茂 攝
從早期的大鍋悶后晒果,到中期的蒸籠蒸后晒果,再到自動化生產線,福鼎梔子產業一直在轉型升級中謀求轉變。
福鼎市山邦農業專業合作社2019年新建並投入使用的產線,集殺青、冷卻、多道烘干程序於一體,節省了人力資源及加工成本。該合作社負責人梁飛禮說,梔子花可進行提香,與茶互相融合,進一步提高梔子附加值,增加農戶收入。
圖為梔子花開。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政企合力推動產業發展
為有序推進梔子產業健康發展,福鼎市2018年成立梔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提升品牌創建、栽培管理、基地建設、招商引資、技術研發和政策扶持等,並取得顯著成效。
然而,倉儲能力不足,成為制約梔子產業發展的難題。福建長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法覺稱,南方濕潤,倉儲點不符合標准,容易發生受潮、霉變,影響梔子干果品質﹔倉儲能力不足也導致大部分干果都會在短時間內出售,市場價格十分被動。
圖為梔子果晾晒。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
針對這一情況,2020年福鼎市出台《關於進一步扶持梔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在全市規劃布局11個倉儲點,並出台相應獎補細則,統籌推進標准化倉儲點建設。
福鼎市林業局副局長趙乃華說,通過提高干果儲存能力、改善儲存條件,不僅可以提高梔子干果品質,還能幫助福鼎市黃梔子在市場中掌握主動地位,這將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
在福建長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內,佔地3500平方米的在建倉儲點,將在今年10月前投入使用,面向農戶免費開放。“今后將往梔子茶和產業化深加工方面發展。”李法覺認為,中藥配方顆粒對黃梔子的市場需求大,加之政策扶持推動產業鏈延伸發展,產業前景良好。
當前,福鼎已成為國內梔子原材料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梔子產區和梔子果交易集散地,舉辦多屆“黃梔子文化藝術節”“黃梔子攝影大賽”等活動,打造花海經濟,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中科院院士印遇龍此前受訪表示,做好梔子花果產業鏈延伸,推動健康產業、芳香產業、中國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開創獨具特色中藥農業,可提升黃梔子的附加值,有效促進農戶增收致富和福鼎市鄉村振興。 (記者 呂巧琴 葉茂)
圖為梔子花開如白雪覆蓋。福鼎市梔子辦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