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封兩岸家書首次公開  講述血濃於水的親情故事

2021年05月07日10:13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據閩台緣博物館消息,該館收到一份從台灣新北市寄來的特殊郵件,內含36封大陸民眾寄給台灣親友的兩岸家書。這是該館2019年5月啟動“征集海峽兩岸往來書信”活動以來,首次收到從台灣島內直接郵寄至大陸的兩岸家書。

  泛黃的信封已有破損,亟待保護。陳小陽攝

小心翼翼地拆開這些家書的信封,猶如打開一段塵封的歲月。閩台緣供圖

  “爸爸,您明年一定要回來和家人共度春節……”“姨夫,春節在即,是否考慮回大陸過節,外甥在家恭候,並翹首相望……”經統計,這36封首次向公眾公開展示的信件,是1947年至2001年期間,從福建、江西、湖南、重慶、上海、江蘇、河南、吉林等地寄往台灣的。泛黃的紙張訴說著海峽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割舍不斷的鄉情、親情、愛情、友情。

  “這些信件是我一個朋友收藏的,聽聞閩台緣博物館在征集兩岸家書,他就委托我捐贈。”信件捐贈者、來自台灣新北市的洪浩然、余桂琴伉儷拿到信件后,第一時間通過郵局寄往閩台緣博物館。

  一封封往來兩岸的家書,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海峽兩岸發展變遷、經濟文化交流,承載了同胞企盼祖國統一、親人團聚的殷殷心願。如今,手寫書信愈加珍貴,且因社會變遷和人員遷徙,散落在民間的兩岸家書,面臨著散佚或毀壞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福建泉州是台灣同胞重要祖籍地,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為進一步挖掘和豐富兩岸歷史文獻資料,兩年前,閩台緣博物館正式面向海內外征集兩岸同胞、海外僑胞涉台家庭往來信件。截至目前,已收集到往來兩岸的1942份信件、明信片,通信時間主要集中在1920年至1940年和1977年至2015年兩個時間段,主題涉及思鄉心切、生死離別、教育支持、家鄉建設、眾生百相等,信件的主人公有台灣老兵、在台鄉賢、居住在祖國大陸的台胞台屬等。(許文龍 庄建平 黃璧嬌)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