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地處福建、扎根廈門,是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紅色基因。廈門大學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要求,突出教育特點、學校特色和紅色資源,堅持高標准高質量做好“規定動作”,發揮學校優勢做好“自選動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深入開展。
深化浸入學習,感悟思想偉力
廈門大學立足學校周邊的紅色資源,緊密結合福建、廈門和學校特點,充分用好身邊“鮮活教材”,精心設計導學、聯學、研學主題,組織師生“近身”學習思考和研究。深入開展“黨史中的廈大”主題宣傳,邀請黨史專家梳理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可挖掘的廈大故事,有策劃有層次地推出系列文章,重溫中國共產黨和廈門大學的百年光輝歷程。發揮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古田會議、閩寧協作等紅色資源作用,規劃落實黨史學習實地研學經典路線,拓展黨史學習教育視野。依托周邊紅色資源這個生動、親近的載體,在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情境教學”中融合理論指引和信仰教育,引導學子形成深層次的內在認同。把勞模請進思政課課堂,面向全校學生深入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學習教育。學生們在與大國工匠的近距離交流中感受新中國建設者、勞動者的風范,堅定篤志篤行的實干抱國志向。
發揮學科優勢,開展研究宣傳
廈門大學堅持弘揚和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傳統與優勢,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平台建設,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加強黨史研究和黨史學科建設,把黨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充實到教育教學中,豐富教育教學內容。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組織老紅軍、最美思政課教師、勞模等走進課堂,讓學生在校園內聆聽親歷者的中國故事。組建“廈門大學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開展理論宣講活動。積極吸納輔導員、學生骨干“四史”宣講團,組織開展貼近青年學生特點的接地氣的宣講活動。組建“囊螢星火青年講師團”,聘請學校關工委老同志擔任講師團導師,以集體備課的方式,組織講師團進支部、進社團、進公寓、進網絡,以“青言青語”開展小規模、互動式黨史宣講。圍繞建黨百年與高等教育、建校百年等主題,遴選一批黨史學習教育理論選題進行重點攻關。
注重文化浸潤,於無聲處育人
廈門大學挖掘百年發展辦學歷程的紅色基因,以身邊的黨史資源作鮮活教材,弘揚革命傳統,賡續精神血脈。用好廈門大學革命史展覽館、廈門大學校史館,建設王亞南紀念館建設,發揮黨史教育基地育人作用。編排舞台劇《南強紅箋》,以廈門大學十三位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為原型,以朗讀者和詩文誦讀的形式,配合情景舞蹈和音樂表演,通過生動的舞台藝術形象,展示革命先賢愛國、革命的精神與力量。編排話劇《遙望海天月》,著力表現王亞南在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年代,不懼艱難險阻、追求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做出的重要貢獻。打磨《長汀往事》《南強頌》《嘉庚頌》《哥德巴赫猜想》等校本文化精品,激勵師生追尋廈大先賢足跡,勇擔責任、奮發圖強,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引進廈門市文藝精品《陳嘉庚還鄉記》《鼓浪如歌》《雁叫長空》。舉辦“紅心向黨”歌詠比賽,於潛移默化中以文化人。進行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插畫的原創繪制設計,既作為學校主持編纂並即將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高校宣講讀本》的插頁,也申請版權、集結成冊,后續跟進展覽和周邊等。組織“百年奮進 薪火相傳”黨史校史知識競賽,通過黨史校史的普及宣傳,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舉辦黨史專題的首屆研究生人文社科書評大賽,遴選黨史主題著作,面向學校以及全國各高校在讀碩、博士研究生征集書評文章,以文促學,以文促行。
線上線下聯動,提升育人實效
廈門大學針對黨員干部、教師和青年學生等不同群體特點,加強分類指導,科學安排,精心設計黨史學習教育重點任務表和推進計劃表,既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又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研究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方法,開展研討型教學、體驗式教學、網上教學,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校內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舉辦“百年奮進,學史鑄魂”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史故事匯活動,深入挖掘建黨百年和建校百年歷史上的動人故事和感人事跡,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用藝術的魅力來傳遞榜樣的力量。打造身邊的黨史線上學習資源庫,用好線上培訓渠道,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線上學習。面向全校青年學生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聯動地方政府,通過構建全息教育路徑,升級精品“四史”學堂,致敬身邊楷模榜樣,打造“四史”教育矩陣,校地聯手打造“四史”學習教育的廈大經驗。進一步深入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制定並發布《廈門大學“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鼓勵全校各單位從最困難的師生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師生困難事、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