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全面實施

2021年05月11日10:0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風貌品質提升是福建泉州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城鄉品質提升年的重頭戲之一。據泉州市住建局消息,為加快提升鄉村建筑風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鄉村顏值和品位,帶給群眾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市政府辦日前出台行動方案,在全市啟動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年底前,鄉鎮農房審批窗口全面建立,農房建設“帶圖審批”“挂牌施工”制度全面落實。

路線圖

2030年全市基本完成既有農房整治

2021年,在全市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鐵路高速公路和重要通道沿線、鄉村振興試點村、鄉村振興示范線村庄率先打造農房整治示范片、示范帶﹔

2022年底前,部分鄉鎮通過農房整治整鎮驗收工作﹔

2023年底前,新建農房風貌管控機制穩步運行,全市累計整治既有農房7.5萬棟以上﹔

2025年底前,既有農房整治轉入整縣、整鎮推進階段﹔

到2030年,全市基本完成既有農房整治,所有鄉鎮通過既有農房整治驗收,新建農房彰顯地域風貌,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鄉村建筑風貌這樣提升

“此次行動將以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為原則,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設管理,強化新建農房風貌管控,並注重歷史建筑元素提煉,傳承閩南建筑風貌,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關鍵詞:管控

杜絕新增“裸房”

落實農民建房用地保障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規范宅基地審批,落實農房建設“帶圖審批”“挂牌施工”制度,12月底前,全市鄉鎮完成農村建房審批“一個窗口、一套機制”規范化建設,在審批環節100%落實農房建設審查﹔全市村庄因地制宜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加強農房建設風貌管控。同時,各相關縣(市、區)要加強監督檢查,強化農房建設批后監管,杜絕違章建設和新增“裸房”。

關鍵詞:引導

建設宜居示范農房

大力引導新建農房立足居住使用功能,契合當地風貌,逐步形成規范有序的農房建設新風尚。各相關縣(市、區)每年組織設計建造1棟以上宜居示范農房,進行實物示范宣傳。各鄉鎮每年推薦2棟以上美麗農房,由縣級組織比選公布,發給榮譽証書及美麗農房標識牌。

關鍵詞:試點

打造新時代農村社區

推動永春縣“崇尚集約建房”示范縣建設,打造洛江區河市鎮溪山村、晉江市深滬鎮華海村、南安市洪瀨鎮西林村、安溪縣劍斗鎮白瀨水庫安置區、永春縣吾峰鎮吾西村等5個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試點。

關鍵詞:整治

開展美麗庭院創建

結合農村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各相關縣(市、區)以行政村為單位,於月底前完成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鐵路高速公路和重要通道沿線、鄉村振興試點村、鄉村振興示范線村庄農房整治設計工作,其他村庄全面建立既有農房整治登記台賬。

推進村庄房前屋后整治,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開展美麗庭院創建,通過婦女倡導家庭愛美、小家帶動大家創美,共同培育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示范戶。拔除、清理村庄廢棄杆塔、線路,整治違法交越、搭挂,引導合理共杆﹔對無人認領的廢棄杆塔線路實施拆除。

關鍵詞:保護

梳理修繕“瀕危”風貌建筑

梳理農村建成50年以上閩南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對象,加快登記造冊、認定公布、挂牌保護。到年底,建立全面、系統的數據庫,對具備條件的建筑,按規定程序納入歷史建筑、文物建筑保護名錄。每年梳理一批“瀕危”名錄,進行搶救性修繕維護。

政策支持

市級財政每年“以獎代補”

在資金保障上,市級財政每年統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專項資金及部分涉農資金,對新建農房管控到位、既有農房整治成效顯著的村庄予以“以獎代補”。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農戶,以及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國家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家庭等實施存量居住“裸房”整治的,縣級政府要從每年的土地出讓金收益等資金中統籌優先安排農村裸房整治資金,按照8000元/戶進行投入,市級按2000元/戶進行補助。縣(市、區)要建立“以獎代補”等正向激勵機制,對鄉鎮農房審批窗口建設、既有農房整治、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等予以適當的支持。(謝曦)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