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5月20日電 (張萌)近日,福建省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印發《關於建立廈門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文明單位激勵機制的若干意見(試行)》(簡稱《若干意見》),為該市獲評文明單位的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及其員工提供便利服務和優惠政策,從制度保障層面引導支持當地“非公組織”積極參與文明單位創建,有效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據悉,本次出台的《若干意見》主要包含8個方面的激勵措施。其中,在金融服務方面,廈門市級以上非公組織文明單位將被列入技改服務基金“白名單”,鼓勵金融機構為其增資擴產、技術改造等提供低成本融資,並在同等條件下給予金融服務優惠和優先政策。同時,在融資服務、惠企政策服務、貸款擔保等還將為其提供綠色通道。
在住房租金優惠方面,該市住房保障部門將面向非公組織文明單位集體配租,並予以30%的租金優惠﹔同時在其他特定房源中,將結合每年建信住房公司的優惠政策,針對市級以上非公組織文明單位的新入職畢業生、高級人才等,給予不同力度的租房優惠。
而在信用評價方面,將依據申報單位的文明單位層級給予相應信用加分﹔在特定產業扶持方面,則將對非公組織文明單位中社會效益突出、發展潛力大的非公文化企業,在政策扶持上予以適當傾斜等。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意見》在審批手續方面也給予了簡化,如獲市級以上非公組織文明單位提出“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等信用修復申請時,允許酌情容缺受理並予以快速信用修復﹔專門建立企業登記注冊綠色通道,提供“專人受理”等服務。
此外,《若干意見》還對“非公組織”文明單位的培訓服務支持、評優評先推薦以及文明獎金免稅等鼓勵措施進行了明確。
據廈門市委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關於深化文明單位創建的部署要求,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納入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多措並舉,全力推進非公組織文明單位創建,並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