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開展紅色研學主題活動  發布六條紅色研學路

2021年06月01日17:5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廈門6月1日電 (余乃鎏)1日,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尋訪紅色遺址 聆聽紅色故事”思明區紅色研學主題活動舉辦情況,正式發布六條紅色研學路線。

六條路線六個主題

廈門市共有99處紅色文化舊(遺)址,其中33處在思明轄區,主要分布在該區鼓浪嶼以及中華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廈港街道等老城區的阡陌街巷中,不少藏於“城市叢林”之中。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為更好地挖掘區內豐富的紅色故事和紅色資源,進一步宣傳“紅色思明、革命搖籃、英雄城區”形象,便於市民群眾親身實地感受紅色力量,近期,思明區特意根據紅色舊(遺)址分布情況,在最為集中的六個區域結合各自特色劃分出六條研學線路,為每條線路設定紅色研學主題。

六條紅色研學路線主題分別是:“鼓浪聲聲黨旗紅”(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鼓浪嶼)、“風雲鷺江星火路”(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鷺江街道轄區)、“抗敵后援在中華”(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中華街道轄區)、“小城春秋廈港情”(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廈港街道、濱海街道轄區)、“銘記初心走開元”(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開元街道轄區)以及“少年先鋒映蓮前”(主要研學范圍在思明區蓮前街道何厝片區)。

這六條線路,在范圍上基本覆蓋了思明區主要的紅色文化舊(遺)址,並延伸到了周邊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在內容上以工運、抗戰等廈門紅色歷史為主,既有舍生取義的感人故事,也有英雄兒女為革命拋頭顱洒熱血的真摯情感。

據悉,思明區策劃推出六條紅色研學路線,是對該區優質紅色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一次嘗試,特別是借用該區豐富的紅色舊址作為“實景課堂”,著力把紅色教育融入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通過沉浸式的學習,引導青少年、兒童從黨史中汲取營養,更好地知黨愛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主題活動有三大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為方便青少年、市民群眾走進思明區紅色舊址,該區結合本次研學路線規劃,近期將組織兩場線下研學活動,推出包括紅色研學手繪地圖、紅色研學筆記本、紅色徽章等在內的紅色研學包,為參與其中的青少年配齊黨史學習工具,讓紅色研學繪聲繪色。

此外,思明區此次策劃開展的紅色研學主題活動,有三個鮮明亮點。一是堅持開放式、體驗式、沉浸式的研學方式,讓廣大市民群眾可以實時、實地,便利、便捷地參觀、學習、體驗紅色文化資源﹔二是以紅色研學主題路線發布為契機,在活用紅色資源上力求創新,推動系列文藝匯演、文藝作品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讓“黨史+研學”遍布全區各個角落,為紅色研學主題創造“實景課堂”﹔三是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將著力打磨提升紅色路線的優質內容,不斷適應市民群眾需求。

下一步,思明區還將繼續挖掘、豐富、提升紅色研學路線內容,不斷創新創優,開發更多面向青少年、兒童的社會實踐課程、創辦研學課堂,通過更豐富多彩的方式,講好思明紅色文化故事,豐富思明紅色文化內涵。

相關配套活動豐富多彩

發布會上,思明區文化和旅游局及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發布了本部門開展“尋訪紅色遺址 聆聽紅色故事”思明區紅色研學主題活動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思明區文旅局結合六條紅色研學路線,立足文旅戰線、融合資源優勢,近期將推出“六個一”紅色系列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文化產品,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讓黨史學習教育更生動、更接地氣。

其中,“六個一”紅色系列活動分別是:擬於6月底出版一本書名暫定為《思明紅色印記》的紅色讀物﹔推出一部紅色音樂劇《接班人》﹔創編一段以“破獄斗爭為”主題的評書作品《武裝破獄展神威》﹔組織開展一次“紅色堡壘聽鼓浪”主題黨日活動﹔開設“追憶百年 紅色思明”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立體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百幅紅色主題電影圖片展等一批紅色展覽﹔開展一批紅色文藝活動。

思明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還將推出兩項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相關“大舞台”與“小舞台”文藝演出活動。

其中,在位於鼓浪嶼上的“思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基地”,該部門新研發了“交融的樂章——鼓浪嶼別墅考古記”研學課程和“飛揚的旋律——鼓浪嶼名人尋訪記”研學課程。

“大舞台”文藝演出活動,即音舞詩畫“聽黨話 跟黨走”——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由來自該區20所中小學的988名青少年精彩演繹。

思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顏躍喜表示,在“六一”兒童節及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關鍵節點,思明區發布紅色研學主題活動並推出六條紅色研學線路,不僅是送給該區廣大青少年兒童的一份節日禮物,還旨在進一步盤活該區紅色文化資源、激發革命精神價值,吸引廣大市民群眾參與六條研學線路,重拾紅色記憶、感受紅色力量、堅定紅色信仰。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