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老游擊隊員憶“初心路”:父母領路,翻山越嶺星夜送信

呂春榮

2021年06月22日08:13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圖為陳存聰。人民網 呂春榮攝

8歲就成為“地下黨通信員”,這讓老游擊隊員陳存聰成為福建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的“名人”。身處“紅色家庭”,由於父母都是地下黨,陳存聰便有了不一樣的童年。“從小跟我爸媽去給紅軍送信,讓我早早踏上紅色之路。”如今87歲的陳存聰憶起往事時說。

兩條官道交匯,地處三縣交界處,四面被群山環繞,陳存聰所在的水口鎮昆坂村坂裡自然村,地勢險要,海拔高度近900米,距離縣城約50公裡,曾經人煙稀少。1944年3月到6月間,中共福建省委南遷時曾駐扎在此,讓坂裡一度成為福建省委領導全省抗日反頑斗爭的指揮中心。

關於“南遷坂裡”,據陳存聰回憶,1943年秋,國民黨頑固派加緊對閩北地區的進攻,為了打開局面,擺脫困境,福建省委遵照黨中央關於“隱蔽精干”的重要指示,作出了省委機關南遷閩中的戰略決策,重新開辟革命新區。由此,1944年,百名干部從永泰青溪轉移到昆坂村坂裡牛寮溝。

陳存聰回憶道,為了隱秘行蹤,福建省委機關在坂裡駐扎的四個月裡,一百多人的生活供給由群眾下山採購。為辨認身份、順利溝通,省委干部發明了按一定頻率拍手掌、敲竹筒的暗號,並由劉祖丕等同志教給群眾。拍幾個掌聲,敲幾下竹筒,傳遞著“我是共產黨人”“我是黨的群眾”“送糧食來了”“送情報來了”等重要消息。

當年9歲的陳存聰也參加了“送情報工作”。他說,當時爸媽會帶著自己去送“信”,一般走數十公裡的夜路,或到水口鎮,或到隔壁的莆田仙游、福州永泰,一走就是一天一夜。

“當時還小,不太懂父母們在做什麼,但現在想來,這份紅色事業讓我驕傲。”陳存聰說。

 

相關報道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走進中共福建省委舊址:20多枚紅手印,一張“生死契約”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