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泉州經濟總量連跨4個千億大關

2016年泉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愛拼會贏的泉州人秉持“晉江經驗”這一制勝法寶,咬定實體經濟不放鬆,接續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據泉州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等部門消息,過去五年裡,泉州市經濟實力再攀高峰,迎來裡程碑式新跨越,至去年邁入全國GDP“萬億俱樂部”,提前完成了泉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目標,掀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泉州邁向萬億GDP城市行列的每一個腳步都堅實有力。從2016年6684億元規模,到2020年突破10000億元,五年四跨千億大關,泉州經濟總量刻度一路上撥至10158.66億元的高度,不僅叩開了“萬億俱樂部”的大門,也將城市排名從全國第23位提升至第18位,躋身全國地級市四強。
掀開泉州萬億GDP的“表”,其“裡”同樣可堪檢驗。堅持制造業立市不動搖,緊抓服務業興市不動搖,泉州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速。過去五年裡,泉州市制定了18個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實施傳統強鏈、重化補鏈、高新建鏈,持續推動紡織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飲料、紙業印刷等傳統產業保持中高速發展,同時不斷做大做強石油化工和機械裝備等重化產業,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壯大建筑業、特色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海洋經濟。截至目前,泉州已形成9大實體經濟千億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居福建省首位。“泉州制造”升級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至2020年泉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達7.3%,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5年累計培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11個。其中,技改投資方面,泉州市企業技改累計投資3378億元,年均增長13.7%,增速居全省前列。
此間,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特別是第三產業年均增速反超第二產業,佔比持續上升,讓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0%”提前照進現實——截至去年,泉州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4123.91億元,增長3.2%,佔GDP比重達40.6%,創下了歷史新高。(陳林森 游怡冰 李思數 蘇汀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