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靶向施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日前,霞浦縣市場監管局對該縣牙城鎮某米制品加工坊生產的白粿進行抽樣檢驗,發現該作坊在生產加工白粿時添加山梨酸鉀以延長保質期,已構成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對此,霞浦縣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整改並立案查處。
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把群眾關注的食品生產環節“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與“添加非食用物質”(簡稱“兩超一非”)問題列為“點題整治”項目,由省市場監管局牽頭,推動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切實抓好食品安全治理,促進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省紀委監委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推動省市場監管局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部署開展“點題整治”工作。駐局紀檢監察組多次會同省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深入基層一線以及食品生產單位開展督導檢查,通過座談交流、個別訪談、現場檢查等方式,了解食品生產環節“兩超一非”問題整治工作的進度和成效、遇到的難點堵點以及相關意見建議。
省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年度“全覆蓋+有疑必檢”的抽檢監測機制。針對涉嫌非法添加產品多通過線上銷售、溯源及查處難等特點,對“兩超一非”風險相對較高的產品制定專項計劃,重點對網絡銷售產品開展靶向抽檢。截至9月30日,全省已開展專項抽檢監測9513批次,檢出問題產品68批次,均依法予以核查處置。根據對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以及食品抽檢監測情況的風險分析結果,先后開展了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芝麻油”“釀造醬油”“放心食醋”專項行動和食用植物油違法添加乙基麥芽酚問題專項治理,做到重點問題精准治理。
與此同時,省市場監管局注重打建結合,著力規范提升。組織省內14家乳品企業開展質量公開承諾﹔組織開展肉制品、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推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試點建設﹔研究制定《福建省食品安全形勢分析和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協作暫行規定》等四項制度。
“點題整治”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1.1萬家次,發現問題447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360份,立案查處63件。今年1—9月,食品非法添加案件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7%。(鄭雨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