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基層民主選舉觀察:細節中的民主故事
寧德市古田縣縣鄉人大代表選舉正在進行中,圖為新建村村民投票現場。李玲攝
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在選舉過程中,如何保証更多選民參選,如何讓選民真實有效地表達選舉意願,如何讓選出的代表更好地“為民代言”,是基層民主選舉的三個關鍵問題。
正值福建省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記者實地走訪了福建福州、莆田等地的選民登記、投票選舉、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的現場,用三組鏡頭觀察基層民主選舉如何保障、如何實現。
投票現場。李玲攝
鏡頭一:“小網格”激活村民參選“熱情”
11月8日一大早,福州市閩侯縣半嶺村的村民葉孝森心裡就惦記著一件事:一會兒要帶著母親去村頭登記選民投票。
早在幾天前,葉孝森就接到村裡“小隊長”岳孝榆的電話,囑咐他千萬別忘了,“這可是一份榮譽。”
拿上戶口本,攜著母親,走到登記點,把戶口本交給工作人員……選民登記的流程很簡單,但是葉孝森覺得這份責任很重,因為他知道這是在為選出一位“好代表”出力。
11月8日,福州市閩侯縣半嶺村在進行選民登記。人民網 林曉麗攝
今年10月底,福建省啟動新一屆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在外來人員較多、人口流動較大的地區,如何確保摸清選民情況,做到“不落一人”?在實踐中,半嶺村所在的閩侯縣將網格化管理作為“法寶”。
今年,閩侯縣在原有“網格化”的基礎上,把行政村或社區范圍內的所有人員,按照“戶—隊—片—區”的從小到大層級,遵循近鄰的原則劃分成若干個小團隊,按照劃分包片區的思路,構建上下暢通、高效運轉的“小團隊、細網格”社會治理體系。
據閩侯縣委宣傳部部長張弛介紹,在此次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該縣採取了更為精准的細網格管理,一個村子裡的村長是“區長”,村兩委是“片長”,再往下是“隊長”,每位“隊長”對應著四、五十個村民,確保選民不錯登、不漏登、不重登,“盡量將隊伍固定下來,更加精准地實現基層社會治理。”
岳孝榆就是半嶺村的一名“隊長”,他對自己負責的十戶、幾十個村民“門兒清”。在選民登記開始之前,除了確保每一戶村民通知到位,他還需要確保那些不能到現場的老人完成選民登記。
岳孝榆上門為老人進行選民登記。人民網 林曉麗攝
於是11月8日一早,岳孝榆就和同事帶著登記冊登門到了85歲的岳木生老人家裡,在向老人告知了登記的流程后,按照老人戶口本上的信息完成了選民登記。
在這組“鏡頭”下,“細網格”管理應用到選民登記中,落實了責任、提高了效率,真正讓更多選民參與選舉。
鏡頭二:回家選出“好代表”
今年11月,原本沉寂的莆田市秀嶼區東潘村因為一件事,熱鬧了起來。
11月16日是福建省縣鄉人大換屆選舉的首個投票日,秀嶼區將投票選舉產生新一屆區、鄉(鎮)人大代表。當天上午九點半左右,東潘社區的村民們就來到設在鄉村鄰裡中心的投票站,排成了一條條“長龍”。
58歲的東潘社區村民潘金財也到現場等待投票。在此之前,他特意從蘇州趕回老家。“我和我兩個兒子都在蘇州做生意,月初接到通知要投票,我就回來了。”潘金財說,自己這次除了要投下自己的一票,還要幫兩個兒子一起投票。
經過驗票、領票后,潘金財從現場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自己和兩個兒子的選票,勾選好屬意的代表后,他走到投票箱前,庄嚴地投下選票。
潘金財手中拿著自己和兩個兒子的選票。人民網 林曉麗攝
“希望選出的代表能夠幫助促進村民團結、鄰裡和諧,幫助我們村把道路拓得更寬,把日子過得更好。”投下的選票身上承載著潘金財和兒子們的期盼。
在東潘村,像潘金財一樣從外地趕回來參與投票的村民,一共有127人。東潘村是外出人口大村,據莆田市秀嶼區月塘鎮人大主席黃新宇介紹,東潘村總共有8000多人,常年外出的有4500多人,“這次除了127位村民趕回來投票外,還有不少村民採取委托投票的方式。”
11月16日,秀嶼區月塘鎮東潘村村民在投票。人民網 林曉麗攝
在外出人口多、分布廣的地區,如何保障每一位選民的選舉權?
莆田市秀嶼區通過“三個舉措”來“應答”:一是對外出選民進行摸底調查,依托公安大數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等檔案資料,通過上門走訪“記”、發動親友“找”、電話微信“聯”等方式,摸清外出選民的去向、參選意願等基本信息。二是通過微信公眾號、村組微信群,實時推送區、鎮換屆選舉相關信息和資料,方便外出選民了解家鄉換屆選舉情況。三是發揮秀嶼區駐京、駐滬代表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在外選民積極回鄉進行選民登記、主動參選或通過委托參加投票。
在這組“鏡頭”下,在外的“潘金財們”先知情、后參與,確保了每一張選票“履行使命”。
鏡頭三:“面試”出“為民代言”的代表
福建益明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莆田市仙游經濟開發區的紡織企業。在11月中旬,工廠機器的轟鳴聲中,工友們都在討論一件“大事”——馬上就要開始人大代表選舉投票了。
福建益明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雙龍是此次人大代表的候選人之一。紡織廠在2011年建廠,一年后,吳雙龍就來到了這裡,在過去近十年,他和紡織廠、廠裡的員工一同成長。
作為一名在莆田仙游工作了近十年的泉州人,吳雙龍常笑說自己也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而此次他被推選為基層人大代表候選人,也是工友們希望他能夠代表他們“發聲”。
紡織廠裡,吳雙龍在和同事們一起工作。人民網 林曉麗攝
安徽人魏曉亞6年前從家鄉來到益明紡織廠,從事銷售工作,作為一名外來選民,她希望能夠選出代表外來工權益的“好代表”。
“我的孩子現在在仙游縣鎮上的小學上一年級,以后初高中的升學是個問題。”魏曉亞說,“希望這回選出的代表能夠關注外來人員孩子上學的問題,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在仙游經濟開發區,有超過2300名省外人員,僅在益明紡織廠就有超過600名外來務工人員。因此,選出能夠“為外來務工人員說話”的代表,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作為代表的候選人之一,吳雙龍也深知自己的職責。“在日常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育和住房上。”在吳雙龍看來,如果成為一名人大代表,一定要幫助工友們把訴求表達出來。
而在莆田“隔壁”的泉州南安市,水頭鎮濱海社區的居民也抱有這樣的期待。11月17日,在該社區黨群活動中心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面試”。
被“面試”的是來自水頭鎮市級第一選區的2位市人大代表正式候選人、鎮級第四選區的3位鎮人大代表正式候選人。而“考官”則是來自選區內5個社區的居委會成員,工青婦、老人會負責人,居民小組長和選民代表等。
李清攀是此次接受“面試”的鎮人大代表候選人之一。當被問到若當選,要如何履職時,作為水頭中心小學黨委書記、副校長的李清攀思路清晰,“經過初步調研,鎮區現有的教學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就學需要。”因此他建議,在水頭濱海新城片區再新建1所公辦小學、2所公辦幼兒園,在每年教師招聘分配和教學資金上給予更大的支持。
開展人大代表正式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活動,是人大換屆選舉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要步驟。在這組“鏡頭”下,選民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代表候選人的真實情況,選出自己滿意的人大代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