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青春答卷 仍做新時代趕路人

《十年,正青春》
十年,於年長者,是歲月印刻在雙頰的褶痕﹔
十年,於孩童稚子,是懵懂天真的笑臉﹔
我們的十年,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正青春!
2011年12月15日,人民網福建頻道新版正式上線。自此,“權威、實力,源自人民”扎根八閩大地,福建亦多了一扇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
十年成長,十載青春。
脫胎於人民日報、人民網,成長於山海之間。如今,除了人民網PC端,還有人民網+客戶端,人民視頻,人民網及福建頻道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今日頭條號等多平台,緊跟福建熱點、挖掘福建特色,不僅成為講好福建故事的“金話筒”,更是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間的“連心橋”。
十載守一心 筑牢新聞陣地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網演播室同正在福建寧德赤溪村採訪的記者連線,並同村裡干部群眾在線交流。赤溪村曾有“中國扶貧第一村”之稱。習近平任寧德地委書記時,高度重視當地的扶貧工作。當天,總書記通過視頻與村民連線,對大家脫貧致富給予肯定,祝願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人民網福建頻道作為人民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其今后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關心、支持福建的工作,為福建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唱響主旋律。”帶著上線之初的希冀,頻道堅持正確導向,圍繞中央重大方針政策、緊密聯系福建實際,堅持做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新聞報道。
2012年,頻道推出“喜迎十八大系列視頻訪談”,對話廳局長、地市政要、企業家,開啟扎根基層的嶄新征程﹔2013年,頻道策劃“隨行講述390位民工騎車700公裡回家故事”獲第十九屆福建新聞獎中央媒體一等獎﹔2014年,“福建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時”大型系列報道獲第十八屆福建對外新聞獎一等獎﹔2015年,頻道策劃了全國首檔政論類讀書節目《縣委書記悅讀匯》﹔2016年,“父輩的旗幟——尋訪福建抗戰老兵”大型系列報道獲第二十屆福建對外新聞獎一等獎﹔《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專題》獲2017年度福建新聞獎中央境外媒體作品系列三等獎﹔《福建:開海興閩揚優成勢 耕海牧漁展示活力》獲2018年度福建新聞獎中央境外媒體作品系列三等獎﹔2019年,由頻道參與創作的短視頻現場新聞《這一夜,我們為她點亮太空!》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大道康庄”全媒體調研行之福建篇大型主題報道》獲2020年度福建新聞獎中央境外媒體作品系列二等獎……
從中國新聞獎到福建新聞獎,十年來,頻道先后獲得各類新聞獎項28項﹔十年來,頻道數篇內參分別獲得孫春蘭、尤權、尹力、王寧等領導同志的多次批示,其中,2021年,獲得福建省委常委及以上領導批示共25次﹔十年來,頻道專注策劃精品,推出有影響力的報道,其中2021年十余篇報道獲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16篇報道獲福建省委網信辦全網推送。
作為人民網派駐福建的常設機構,福建頻道十年初心不變,筑牢新聞陣地。
十載磨一劍 破“圈”融合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及常態化防控期間,正面“迎戰”福建疫情的最美逆行者不僅有醫務工作者,還有深入一線、枕戈待旦的我們。針對今年在福建發生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福建戰‘疫’”整體報道,融合了快訊、深度報道、圖片、視頻、圖解、動畫、微博互動等多種形式,全渠道總瀏覽量超23億。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我國媒體發展由此進入融合轉型新時期。
2012年2月21日,人民網福建頻道新浪微博賬號開通﹔2018年2月1日,頻道微信公眾號“觀八閩”上線﹔2020年2月26日,頻道抖音賬號開通。2020年5月13日,福建省委網信辦發布通知,確定了“人民網福建頻道新媒體工作室”等8家福建省首批“省委網信委‘網上聯合推送機制’新媒體工作室”。
人民網福建頻道按下了媒體融合的“快進鍵”,十年間,立足駐閩優勢,緊扣福建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借助新媒體傳播力,講好福建故事、奏響時代強音。
頻道破“圈”融合的亮眼成績屢創新高。“網紅海上酒店已停用並被拖離海域”微博閱讀量2.3億,“廈門連續送4小時外賣 20分鐘內不派單”“福建現中國最美小鳥”單條閱讀量均達1.3億,頻道微博主持的數十條微博話題上榜全國熱搜﹔頻道抖音單條播放量達1.7億,累計播放量超16億﹔微信公眾號文章《6例陽性!5個村封控管理!事發仙游!剛剛通報》閱讀量超46萬,僅分享次數就超3萬……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頻道推出數篇原創報道,同步編譯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多語種發布在人民網9個語種網站和海外社交賬號,全方位、立體式地呈現我國在世界遺產保護中貢獻的中國力量。
不僅如此,福建頻道憑借人民系海外傳播矩陣,擴大了福建聲音的國際傳播力。2020年,“大道康庄”全媒體調研行從“外籍記者看福建”角度切入,以外國人士第一人稱敘事方式講述福建首創的諸多扶貧開發模式,凸顯福建兒女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脫貧攻堅精神,讓世界看見福建。
十載如一日 勇於社會擔當
“一支勁筆,手握正義之槍﹔一篇稿件,濃縮社會萬象。”2015年,毛毛家人向人民網福建頻道送上一面鮮艷的錦旗,感謝記者的報道,為身陷窘境的家庭擺脫困境。2012年7月,頻道啟動大型公益活動“55萬資助22個原中央蘇區縣百名貧困生上大學”。
“楓亭鎮兩位乳腺癌患者斷藥了。”“目前道路封閉,但很多特殊病種不能停藥……”今年9月,莆田、泉州等地相繼出現疫情,由於各地嚴格的防控措施,求藥難成為管控區內患有重疾、慢性病等患者群體的共性問題。
9月16日,人民網聯合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在“領導留言板”開設“福建新冠疫情防控訴求與建議通道”,號准民情民意脈搏,針對“民聲”精准、及時答疑解惑,引導主流輿論,為福建抗疫提供助力。
在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涉疫訴求辦理工作高效開展。截至福建全域轉為低風險區時,人民網涉疫留言通道共收到網友留言5062條,辦理5062件,辦結5044件,辦結率99.6%。通道內每條留言的平均辦結時間不超過20小時,推動解決疫情期間福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000余件。
“在中國,人民的期盼、希望和訴求,從國家大政方針到社會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有地方說、說了有人聽、聽了有反饋。”在國務院新聞辦於2021年12月4日發表的《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中提及的,我們做到了!
白皮書中例舉的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正是上述提及的承載“人民網涉疫留言通道”的“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是人民日報社專門為國家部委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責領導干部搭建的全國性網上群眾工作平台,自2006年設立以來,共持續促成近280萬項民情民意獲得各地各部門的回應和落實。截至11月底,各級領導干部通過“領導留言板”推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征集回應群眾留言超60萬件,其中,福建省收到群眾留言五萬余條,回復率近80%,滿意度近90%。
“人民網憑借其權威性和大眾化,樹立了公信力,廣大網友借助人民網這一平台,為福建的發展出謀劃策、鼓勁加油,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2013年,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到人民網福建頻道調研時如是說。
十載青春,我們肩負使命!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初心益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