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近50萬種食品納入“入市必登”追溯體系

據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廈門市場監管局”)消息,自該市市場監管部門推行食品“入市必登”機制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9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9.55萬種食品納入“入市必登”追溯系統,生產經營者累計備案台賬超過3.5億筆,追溯覆蓋面超過90%,有力地保護了當地市民群眾的“菜籃子”安全。
在廈門的大小商超裡,許多蔬菜、水果、肉類、海鮮等產品價格公示牌上都設置了一個二維碼。市民用手機掃描該二維碼后,手機頁面將顯示出該產品基本信息,包括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証、資質証件、產地信息等一目了然。
廈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這個二維碼,相當於食品的身份証,市民一鍵掃碼,食品的來龍去脈即可獲知。對於沒有二維碼的散裝食品,市民則可登錄“廈門市食品安全信息網”,通過輸入食品名稱、食品條碼、生產日期等信息,即能查到該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程等來源信息。
進入廈門商超的食品,市民可追溯到其來源等信息。 廈門市場監管局供圖
為切實守護好市民“菜籃子”安全,早在2005年,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就在全國率先建設生鮮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系統﹔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建設,目前已建成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統一平台,構建起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追溯體系。期間,還在全國首創食品“入市必登”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管的關口前移,要求生產經營者必須上傳合格証明才能打印《上市憑証》,具備憑証才能入市銷售,切實把好源頭准入關。
以海滄區為例,近年來,為積極推行並把食品安全“入市必登”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落實到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多次召集轄區大型餐飲單位、商超開展“入市必登”追溯體系培訓,現場演示“入市必登”追溯平台操作實務,還通過對存有疑問的食品經營單位進行“一對一”指導等,幫助商超等經營單位獨立操作“入市必登”食品信息追溯平台,並規范錄入追溯信息。同時,結合食安創城工作,該區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各大型餐飲、商超開展“入市必登”抽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食品追溯主體責任,指導做好“入市必登”追溯信息錄入及審核工作。
海滄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市民到當地一食品企業參觀食品生產工藝。 廈門市場監管局供圖
目前,海滄轄區內已有77家食品生產單位、89家食品批發經營單位、34家社會餐飲服務單位和156家學校食堂在“廈門市食品安全信息網”注冊,並按要求及時上傳追溯數據和查驗審核。此外,轄區內2家餐飲具清洗企業均已納入“入市必登”追溯系統,落實餐飲具消毒全程可溯。
廈門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入市必登” 追溯系統,不僅有力守護廈門的“菜籃子”安全,也助力廈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今后,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推行、完善該追溯系統,讓廣大市民群眾更加便利地獲知食品來源、品質等相關信息,不僅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也發揮消費者社會監督作用,共同守護食品安全。(余乃鎏 魏清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