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青水畬族鄉:“1+2+3”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畬族鄉聚焦跨村聯建重點任務,探索“1+2+3”聯建模式,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真正在聯中共贏、在建中共鳴,實現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
青水畬鄉俯瞰。青水畬族鄉政府供圖
強化“一個核心”
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依托跨村聯建平台,通過“片區黨委+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建立以黨建示范基地為龍頭、黨員干部為骨干、致富能人為基礎的三級帶動網絡,持續鞏固煙葉、蔬菜、玉米、茶葉“四個萬畝”基地,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20余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效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率先推廣“福田貸”農村普惠金融創新,實施黨員帶頭、社員跟上、農戶參與的“雙培雙帶”工程,借助這一改革舉措,現已對全鄉1261戶農戶授信6140萬元,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發展“兩個產業”
提升農業產業優勢,由煙葉、蔬菜種植大村與聯建村結對幫扶,依托青水畬寨農產品交易市場平台,通過手把手教技術、開展訂單農業,提升農戶種植水平,拓寬產品銷售渠道。2020年發展訂單農業2萬畝,銷售金額突破2億元,促進農戶人均增收1萬元。推動文旅產業融合,整合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聯合開發村集體山水林田湖資源、推動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等,打造“滄海紅色畬寨、豐田觀鳥聖地、龍吳閩王故裡、龍頭水果採摘”等鄉村旅游示范村,建成特色民宿2家、土特產品店7家、農家樂21家,年均旅游產值達3000余萬元。
推進“三級治理”
創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建立鄉、村、網格員三級聯系制度,明確各村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黨員力量全部下沉到以網格為單位的村、小組、自然村。同時,每個網格確定1名以村“兩委”成員為主的網格員,及時掌握網格內的村情動態。實施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矛盾糾紛清、宣傳法律知識清、生產安全隱患清“六清”管理模式,做到急事、難事、喜事、白事及意外事“五必訪”,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有效治理”向“長效治理”轉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