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屬國資國企踐行“六種力量”、在“六個領域”發揮作用 資產總額力爭突破3500億元

泉州文旅集團:以文潤城助力世遺典范城市
2021年7月25日,將載入泉州的史冊——歷經20年的努力,泉州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6個世遺城市。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創建世界遺產典范城市,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正確處理好遺產保護和城市發展的關系。
作為泉州市文化旅游發展的核心平台和市場主體,泉州文旅集團秉承“全力助推泉州打造世界海絲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的使命,積極承擔泉州文化復興和城市營銷重任。
泉州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清海介紹,集團正大力推進企業整合重組、資產接收盤活、文體旅項目開發建設等工作,發揮泉州市特色文化資源優勢,致力於讓文旅經濟成為泉州發展的新動能、金招牌,並力爭“十四五”期間資產總額突破200億元,躋身中國文化旅游產業集團前50強。
謀篇布局 “大文旅”激活新動能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文旅集團立足泉州文化旅游產業運營商定位,堅持以文旅融合為核心,通過資本和互聯網雙輪驅動,以資源整合、引擎開發、IP打造、流量運營為抓手,積極搭建投融資、產業集聚、項目開發、城市營銷四大功能平台,構筑旅游、文體、投資、實業四大板塊,“一張藍圖繪到底”,圍繞打造“一城一山一港”龍頭IP項目,助推泉州打造世界海絲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
戰略既定,布局鋪開。文旅集團著力打造“大文旅”格局加快謀劃文旅資源布局,加強與縣(區、市)合作、聯動,發揮國企平台作用,努力提升、打造高端服務業。策劃德化紅旗坊、豐澤真武廟園區、永春“鄉游記”等項目,競得地產地塊,助推片區開發等,推動全市文旅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按照“近期出品牌、中期擇優開發、遠期布局優質資源”的思路,集團攜手中演演出院線打造泉州大劇院,連續拍下龍頭山地塊、錦繡庄資產和鯉城酒店運營權。同時,通過設立泛文旅產業基金,開發智慧旅游雲平台、神旅APP等,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打造古城數字文創動漫基地。
活態傳承 見人見物見生活
創建世遺典范城市,關鍵在活態傳承。文旅集團精准落子,確保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
結合古城“雙修”,文旅集團全力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小山叢竹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建設、金魚巷微改造建設等“雙修”項目,助力提升泉州城市形象。同時,實施29條街巷綜合提升工程,提升游客出行環境﹔推進新華路北拓及周邊片區改造﹔塑造古城文化IP,打造“潤物無聲”文化品牌,形成展覽、賽事、市集、沙龍等一系列文化活動,開展古城徒步穿越活動,為古城增添活力,也帶動更多人關注古城、身體力行地參與古城的保護發展。
古城裡,老房子、閑置資產在文旅產業的創新加成下,發出歷史富礦的光芒。文旅集團利用機床廠、中僑電子儀器廠等國有舊廠房、閩南傳統舊建筑,打造出“東亞之窗”“巷遇”精品酒店。保護修繕台魁巷7-1號、舊館驛25號,古大厝和特色建筑變成展示館及文化新業態示范點。古城內文創園走上現代科技文旅產業園新路,文化旅游與數字經濟正在全面融合。
如今,古城裡,業態越加精致,“品質泉州”的文旅味郁加濃厚。西街游客服務中心、小山叢竹、正音書院、泉山門、泉州僑批館等多個“刺桐記憶”古城美好生活體驗空間建成開放,讓“近者悅,遠者來”。智慧導游系統、門禁票務系統、智慧停車系統等智慧旅游工程的建設,讓各地游客游玩清源山日益智慧、舒適、便捷。
以文潤城 強化運營形塑城市品牌
建設蔡國強藝術館、海絲文化研學基地、龍頭山文化藝術中心,組建文旅宣講隊,講好世遺泉州故事,擴大城市影響力……當前,文旅集團正致力於在遺產保護中促進城市發展,活化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場景,加速區域內海絲元素,促進文旅融合,形塑城市品牌。
同時,用“跳出”思維抓產業謀政策,積極引入資金鏈,多種方式盤活古城優質資產,策劃引導文創產業、旅游服務、文化展示、特色商業等新業態入駐。
從一紙恢弘藍圖到城市美好生活的筑造,文旅集團以國企力量構筑生活溫度,與泉州共建的美好,必將持續精彩。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