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廈門思明打造“近鄰社區”上榜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

近日,民政部確認27個案例為“2021年度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其中,廈門市思明區“打造‘近鄰社區’促進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上榜,這也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案例。
“榮譽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思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持續深化拓展“近鄰”模式內涵,不斷提升社區近鄰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真正實現“遠親不如近鄰,幸福常駐思明”。
聚焦“鄰期盼”提升社區近鄰服務效力
近年來,作為“社區近鄰服務模式省級試點區”,思明區以“近鄰模式”為引領,著力在全區推廣打造“近鄰社區”,全面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轄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思明區開元街道深田社區是該區打造“近鄰社區”的典范社區。午間,深田近鄰小食堂,溫馨整潔的門店裡,飯菜飄香,歡聲笑語。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轄內80歲以上高齡老人數量多、空巢老人佔比大,為精准解決老年居民就餐需求等,社區將近鄰養老服務融入社區治理和小區黨支部實體化運作,引入市場主體對社區進行改造提升、長期運營,打造了近鄰小食堂。
“近鄰敬齡”在思明區深入人心。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除了近鄰小食堂,深田社區還有近鄰小廣場、近鄰小工坊等10個“近鄰”空間。“以深田社區為試點,打造完整社區,完善居住社區配套設施,解決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打造“近鄰社區”方面,思明區積極回應居民期盼,打造近鄰完整社區、近鄰頤養社區、近鄰友愛社區、近鄰優教社區、近鄰康體中心、近鄰便民社區、近鄰和諧社區等七大社區模式,以提升社區近鄰服務效力。
其中,思明社區近鄰養老服務頗受好評。通過創設“近鄰·敬齡”品牌,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思明區目前已建成1個區級、10個街道級照料中心、98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同時,積極發展“近鄰守望”互助養老服務模式,配備185名“助老員”為轄區老人提供緊急救援、入戶關懷等日常服務。
思明區一處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自從有了照料中心,感覺越活越年輕。”74歲的鄭寶芬說,她住在思明區筼筜街道僑建西區,以前常宅在家裡看電視,現在卻愛去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步行十來分鐘就到了,照料中心的文化生活很豐富,我還結交了很多好朋友。”
扶老不忘攜幼。繼打造“近鄰·敬齡”品牌后,思明區探索“近鄰+扶幼”模式,創設“近鄰·童夢”品牌,構建近鄰扶幼組織網絡。為改善民生、滿足群眾健康需求,思明區還探索“近鄰”黨建醫保社區治理共建新模式,在筼筜街道金橋社區、官任社區試點,力圖打造更加全面的醫保服務、更加精細的醫藥服務、更加多元的醫養服務及更加廣泛的“近鄰”服務。
思明探索“近鄰+扶幼“模式。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思明區近年來充分發揮街、居統籌聚集資源的核心樞紐作用,完善社區同駐共建工作機制,調動成員單位、共建單位、社會力量等資源,有效匯聚近鄰資源,“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居民”,打造區、街、社區級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工青婦加油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綜合體,完善“15分鐘服務圈”。
聚力“鄰機制”推進社區近鄰互助、守護、共建
政府積極作為、群眾響應行動。如今在思明區,各方力量攜手送關愛、共做百姓“好近鄰”蔚然成風,“近鄰”互幫互助共識日益形成。
以筼筜街道官任社區為例,該社區發揮轄內外籍人士集中的優勢,探索出“5C”工作法,通過跳蚤市場義賣為困難居民捐獻愛心10多萬元,實現中外居民融合互助,凝聚“四海一家”的“近鄰”共識,在思明打造出一個“國際化社區治理樣本”。
而在中華街道鎮海社區,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獲評“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成為思明區孵化培育服務型、公益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探索“社工+義工”、積極回應群眾需求的寫照。
思明區不少社區形成“鄰裡事、鄰裡議”的良好氛圍。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除了近鄰互助,思明區在推進社區近鄰守護、近鄰共建等方面,也探索出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做法。
其中,聚合“鄰組織”,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組建小區黨組織、“紅色業委會”,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是一大法寶。不少社區還設立民主議事廳,形成“鄰裡事、鄰裡議”的良好氛圍。例如,嘉蓮街道觀遠裡小區,探索形成了“聽鄰說事、請鄰議事、幫鄰辦事、讓鄰知事、由鄰評事”的“五事”工作法。
通過深化社區網格服務機制,思明區總結提升了深田社區“千百萬”群眾工作法、廈港街道巡司頂社區“一巡三問”等有效做法﹔通過建立社區隊伍規范化管理機制,思明區率先在福建建立起區級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此外,思明區還將社區調解員、個人調解室等調解力量連點成線,整合社區網格員、調解員、小區律師等,組建“萬家和”調解服務隊,有效促使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思明區將調解力量連點成線,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無事常聯系、有事共商量、困難有人幫、鄰裡一家親。”思明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通過對“近鄰”內涵的不斷拓展、豐富、深化,思明區進一步形成居民之間近鄰互助、居民與組織之間近鄰守護、組織與組織之間近鄰共建等,有效破解城市社區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治理難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