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凝聚強大合力 激發奮進力量

昨天,集美召開區委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梳理總結過去一年全區組織、宣傳、統戰等多個領域工作,全面部署今年工作任務,為集美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凝聚強大合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組織工作】
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
做好青年、產學研、兩岸融合“三篇文章”
今年,集美區將深入開展“組織工作提質增效年”活動,著力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著力建設更加嚴密的組織體系,著力打造適應集美事業發展、堪當時代重任的干部隊伍,著力營造更具吸引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
集美要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好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今年,集美區將全面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從各條戰線、各個領域中發現、識別優秀年輕干部,加大交流任職和挂職力度,有計劃地把優秀年輕干部放到吃勁負重崗位“蹲苗歷練”。
去年底,集美區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在此基礎上,集美將扎實做好村級換屆“后半篇文章”,持續提升基層“頭雁”隊伍能力素質。通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扎實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今年內建成2個以上農村黨員創業致富示范基地,通過3年的努力推動每個行政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50萬元。
近年來,集美的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急劇增長,給城市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集美把黨建引領作為創新社會治理的“鑰匙”,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不久前,集美率先全市成立城市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和社區治理水平,推動破解物業管理“老大難”問題。立足全面推動網格(小區)黨組織的有效覆蓋和實體化運作,集美將進一步深化近鄰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與網格化管理,推動黨支部建到網格(小區)上,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向基層“最后一百米”延伸覆蓋。
人才工作方面,集美區將做好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建設、產學研合作、兩岸融合發展“三篇文章”,構建更加多元的人才成長平台,持續優化“聚賢集美”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增強人才在集美發展的舒適感、獲得感。持續提升“高校產業技術聯盟”工作品牌,開展青年人才政策高校巡講、在校生“走進名企”等活動,推動實現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有效銜接。開展“台籍專家進台企”“台籍學生進台企”系列活動,吸引更多台灣人才在集美創業就業、追夢圓夢。
【宣傳工作】
深化“人文集美”建設
著力打造影視名城、音樂名城
2022年,集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將突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條主線,持續深化“人文集美”建設,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今年,圍繞黨的二十大召開、廈門“跨島發展”戰略實施二十年等重大主題,集美區將綜合運用理論宣傳、新聞宣傳、文藝宣傳、社會宣傳等手段,深入基層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講,推動各類主題文藝創作,大力營造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濃厚氛圍,為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匯聚思想動力。
集美是嘉庚故裡、百年學村,以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為內涵的“一精神三文化”已經成為人文集美的金字招牌。今年,集美將繼續深化“人文集美”建設,做好集美學村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利用,推進“文化強區”建設。該區對文學、戲劇、電影、音樂、詩歌等優秀文藝作品的扶持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讓更多優秀文藝作品、民間文藝團隊、創作者涌現出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聽見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等品牌活動也將進一步豐富內容、提增效益。聚焦兩岸融合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創意大賽、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等一系列精彩活動將陸續登場。
以打造影視名城、音樂名城為目標,集美將持續發力、塑造文化產業新優勢。圍繞加快打造影視名城,集美將持續拓展影視發展空間,培育影視龍頭企業,壯大影視拍攝、制作、影視文化等優勢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區。圍繞“以節促產”,集美將配合辦好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舉辦首屆中國電視劇大會暨2022年影視基地峰會、2022中國智能視聽技術開發者大會等活動。圍繞建設音樂名城,將加快北大青鳥音樂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影視、音樂人才培養,促進“影視、音樂+”優勢產業深度融合。
以嘉庚精神為引領,集美將進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常態化高標准做好文明創建工作,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和省文明城區創建、城市管理、村鎮建設等機制建設,推動志願服務項目“校地共建”,打造一批集美特色志願服務品牌項目。
【統戰工作】
高舉嘉庚旗幟
深化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
助力疫情防控、招商引資、鄉村振興、捐資助學……過去一年,集美區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靶心”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全區統一戰線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迎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開啟統一戰線事業第二個百年的重要一年。今年,集美區將進一步推動各領域統戰工作提質增效,積極為各民主黨派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搭建舞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抓好統戰干部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打造高素質統戰干部隊伍。
堅定信心促發展,完善民營經濟大統戰格局。今年,集美區將通過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饋機制、強化區領導與工商聯企業挂鉤聯系制度、加大暖企惠企政策扶持力度等“多管齊下”,讓更多民營企業在集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增強發展信心。集美還將加強與企業家特別是新生代企業家的交流互動,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強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建設。
開通廈門首條“台港澳同胞辦稅綠色通道”,設立全省首個“集美台胞警務服務站”,與集美大學合作舉辦全國首個“台胞社工培訓專班”,率先出台《集美區鼓勵銀行加強對台金融服務獎勵考評細則》,組建集美區兩岸高校產業技術聯盟台籍專家顧問團,打造“她說”“親子腳丫計劃”等兩岸新媒體平台……去年來,集美圍繞“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主線,在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加強對台金融合作、增強台胞社會福祉、做強兩岸研學品牌等多個領域取得新突破。今年,集美區將進一步深化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實施“台青聚融”友好工程,做大做強研學品牌,努力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兩岸融合“集美經驗”。
高舉嘉庚旗幟、用好嘉庚資源。今年,集美將策劃開展“僑眼看集美”等活動,進一步落實僑資台資企業綜合服務機制,促進更多僑資源要素匯聚集美,廣泛凝聚僑心僑智僑力,助力集美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