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物防+技防 廈門筑牢森林防火牆

“截至4月11日,廈門市森林防火辦公室接處火警8起,相比去年同期的46起下降82%﹔無森林火災發生,同比下降100%﹔8起火情中有4起發生在4月,起火原因大多為祭祀和生產用火引發……”
4月13日,廈門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得益於今年一季度雨水較多以及森林消防、應急管理部門等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筑牢森林防火牆,今年以來,廈門森林火情大幅下降、森林防滅火成效顯著。
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向好
4月13日,廈門發布2022年第2號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信號的最后一天。
鑒於近期天氣持續晴朗、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達到高度危險級別,廈門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近日發布2022年第2號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信號,要求在4月9日—4月13日期間全市嚴格控制野外用火審批,禁止在森林防火區的一切野外用火。
廈門“橙衣戰士”森林防滅火演練前集結。李海濤攝
“過去幾天裡,廈門森林防滅火形勢平穩,但森林防滅火形勢還是相當嚴峻,必須警鐘長鳴。”廈門市應急管理局火災防治管理處處長楊保衛介紹,從2021年數據看,當年4月發生19起火情,其中17起發生在上半月﹔從天氣情況看,今年4月以來,廈門天氣持續晴好,降水較往年異常偏少,氣溫略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逐級升高,為此,該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連續發出今年第1號、第2號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信號,而4月中下旬森林防滅火工作仍然任務艱巨:“接下來,氣溫將在高位運行,火險等級偏高,必須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廈門森林消防出動消防水車參與演練。李海濤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廈門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向好,離不開全市應急管理部門打通“最后一米”,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合力,筑牢森林防火底線。
“林長制”守護山間一抹綠
數據顯示,廈門市共有森林面積977853.17公頃,森林蓄積量36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1.92%,涉及29個街道、3個國有林場、6個農場。
如何做好全市森林防滅火工作、守護山間一抹綠?在廈門,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森林防滅火責任體系是重要的一環。
“對森林防滅火工作來說,不是要打通最后一公裡,而是要落實到最后一米。”楊保衛說,為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廈門市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主的各項防滅火責任,進一步夯實森林防滅火責任體系。
廈門森林消防開展森林防火巡查。李海濤攝
其中,推行“林長制”,讓每一片森林都擁有專屬守護者是關鍵——廈門從分級設立林長入手,建立起市、區、鎮(街道、林農場)、村(社區、工區)四級林長組織體系,各級林長實行分區(片)負責制,責任區域按行政區域劃分。目前該市林長總數700多人,已實現各級林長全覆蓋。
同時,廈門市日常共有森林哨卡123個、護林員719人,加強巡山護林工作。特別是今年清明節以來,全市各級召開部署會議63場次,派出督查指導組146個540多人次,設立護林防火哨卡232個(含臨時哨卡109個),每天參與巡山護林人員約1430多人。
不僅如此,自2020年廈門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職能轉隸到應急部門以來,該市森林防滅火指揮力量進一步充實,運行機制不斷完善。期間,建章立制、實施森林防滅火行動三年提升方案、加強隊伍建設……當地市、區兩級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工作機制已基本形成、運行順暢,統一指揮、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區域聯防的指揮體系初步形成。
廈門森林消防進行滅火演練。李海濤攝
守護之功落在日常外,還落在“緊盯問題、一竿子插到底”。例如,近日廈門應急管理、市政園林等多部門成立市森林防火辦公室聯合工作組,對森林防滅火工作加強明察暗訪,嚴查森林防滅火安全隱患,一經查出即要求相關部門立行立改,杜絕隱患﹔同時及時“以案釋法”開展警示教育,不斷提升全民防護森林意識。
“三防合一”筑牢森林防火牆
據悉,每年9月15日到次年4月30日是福建省秋冬和春季森林防火期。
期間,為力保森林防火安全,廈門全市一線護林員、森林消防專業隊隊員堅守崗位,落實應急值守,日常加強林區防火巡查、防火宣傳等工作,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
據介紹,近年來尤其在森林防滅火關鍵期,廈門市、區兩級森林防火辦公室都提前謀劃和部署,堅持“關口前移、重在預防”,層層壓實森林防滅火安全責任,強化防火知識宣傳,著力以“人防+物防+技防”筑牢轄區森林防滅火安全屏障。
廈門森林滅火演練場景。李海濤攝
以海滄區為例。抓牢“人防”方面,該區嚴格實行“林長制”,對轄內整個林區實施網格化管理,織密森林資源防護網﹔通過全面落實包保責任制度,護林員按照網格化責任落到每個山頭地塊,實行巡守結合,做到巡查全方位、全天候、無死角,力保第一時間發現火情、第一時間到位、第一時間處置。其中,今年清明節期間,全區各街道、林場在現有配置137名護林員、35個哨卡基礎上,增設臨時哨卡30個、增配護林員130名,嚴守林區入口、加大林區巡查密度。
此外,海滄區森林消防專業隊採取“區隊”和“場隊”合署建設、分點駐守的方式,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備勤、保持戒備,並根據天氣狀況和高溫時段開展針對性防火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同時強化隊伍日常演練,進一步提高森林防滅火應急處置能力。
廈門市應急管理部門檢查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裝備建設情況等。李海濤攝
推廣“物防”方面,為達到“群防群治”效果,該區森林防火辦充分利用廣播、防火碼、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在主要進山入口設置火種寄存點和防火碼,並在林區、交通要道制作防火警示牌,向市民游客進行森林防火知識宣傳,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濃厚宣傳氛圍。
善用“技防”方面,海滄區應急管理部門採用無人機巡山、建設森林火災預警監測系統、護林員巡邏軟件等手段輔助開展森林防火工作﹔通過無人機巡視護林、喊話教育宣傳和預警監測平台監測巡查、森防隊巡邏、護林員巡山等,實現“空天地”一體無縫隙對接,有效做到“防火防疫兩不誤”。(余乃鎏 陳博 林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