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贛閩粵原中央蘇區——

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高質量發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記者 顏 珂 王 丹
2022年04月16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廣東大埔縣青溪鎮紅色遺址棣萼樓,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最大革命根據地……座座紅色地標,在贛閩粵三省交界處的崇山峻嶺間,矗立起彪炳史冊的豐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原中央蘇區考察調研,對老區群眾始終記挂在心:“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蘇區的老百姓們。”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如今,原中央蘇區的鄉親們同全國人民一道,如期邁入全面小康,正闊步走向新征程……

行走在這片紅土地,在蒼翠綿延的山嶺間,在錦繡如畫的大地上,在繁忙運轉的工廠設備旁,在幸福洋溢的張張笑臉中,都可以領略到新時代的原中央蘇區新面貌。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接續奮斗新征程

大山環抱的贛南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底子薄,貧困人口多,曾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梓山鎮,鱗次櫛比的蔬菜棚延伸到遠方……大棚裡,綠色秧架下,顆顆番茄圓潤鮮紅,村民林秀花熟練地採摘著果蔬:“一月能賺2000多元。”這個富硒蔬菜基地,成為她如今生活的新希望。

5年前,丈夫患了重病,治病欠了不少錢,林秀花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好政策“兜”住了這個家:2018年,幫扶干部介紹她的大兒子到於都縣的服裝產業園做工,又為她家申請了低保補貼和教育補貼,還介紹林秀花到蔬菜大棚就近工作。“離我家很近,干完活,還能照顧家裡……”林秀花說。

生活好起來的,遠不止林秀花一個。2012年,隨著《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贛南原中央蘇區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群眾獲益最多的時期。在贛州,114.3萬農村貧困人口同全國人民一道,奔上了小康路。

在梓山鎮潭頭村有一面牆,上面繪滿了村民的笑臉。指著牆上自己的笑臉,73歲的孫觀發高興地說:“生活這麼好,我要跟兒女們一起過上更好的日子。”

仲春時節,步入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茶農楊文春聊起今年的光景:“初春下了一場多年未見的雪,今年的春茶特別好!”

種上生態茶,用上智能化生產設備,探索清潔化、標准化、智能化生產……過去一年,楊文春的茶葉優質率、精制率不斷提升,收購價也提高了不少。“茶一直是我們這裡的支柱產業,我們還要努力提高茶產業的科技化水平。”楊文春說。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續奮斗,老區群眾有了新期盼……

綠色招牌越擦越亮,生態飯越吃越香

武夷山國家公園物種“大家庭”,又添新成員。今年初,武夷山國家公園對外公布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果:武夷林蛙、無凹帶蜉金龜、武夷山毛泥甲等6個新物種被首次發現。至此,武夷山新發現的物種數量已達11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秀美的生態環境,也是原中央蘇區重要的資源優勢和品牌。

旭日初升,陽光洒進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馬頭山生態公益林場。護林員吳新民一邊打開手機裡的“林長通”APP,一邊走進莽莽青山……

如今,撫州市1541名專職護林員的日常巡護情況都在智慧平台實時顯示﹔亂砍濫伐、亂採亂挖、亂征亂佔等情況可被及時發現。森林資源監管全天候、一體化,已經邁入“雲”時代。

從林長制、河長制,到法治化保護、智能化監管……原中央蘇區人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越來越強。

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萬安鎮養蜂能人鐘亮生對此有真切的體會:“養蜜蜂關鍵在蜜源。以前,砍樹多,蜜源少,一箱蜜蜂產不了10斤蜜。現在,林子密了,蜜源多了,產量也翻了一番多。”

養蜂16年,鐘亮生的養殖規模多達2300箱,“前不久,蜂蜜豐收了,我們通過直播帶貨賣得很快,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從福建發起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動了人們造林護林的積極性,有效控制了森林資源消耗。林改后,“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武平全縣造林面積超過此前25年的總和,森林覆蓋率高達79.7%。百香果、象洞雞、鄉村游……綠色經濟風生水起。

行走在原中央蘇區的大地上,但見綠色招牌越擦越亮,群眾的生態飯越吃越香。

加強創新引領,老區產業提質增效

一條傳輸帶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有序運送至生產車間,在智能生產線系統的控制下,裝配式生態框、裝配式路基板等綠色建材產品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裝配式生態框、裝配式路基板等各種綠色建材,成為建材市場上的熱銷品,暢銷珠三角地區。眼下,蕉嶺縣正著力打造“建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打造綠色建材產業鏈。

廣東省提出,推動老區蘇區產業提質增效,鼓勵省屬企業、民營企業投資帶動發展,支持梅州等地創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廣東省財政5年新增210億元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對落地老區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同步予以支持。

在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蛟洋新材料產業園,一個個強強聯手的企業組合引人關注。

吉利科技集團、巴斯夫杉杉等企業“牽手”,投資組建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做鋰電三元前驅體材料。“吉利科技集團有豐富的廢舊動力電池原料,巴斯夫杉杉有技術優勢。多家企業聯合,共同參與新能源科技創新。”負責人石小東說。

憑借產業協同配套的先發優勢和前瞻性布局,上杭的新材料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0年產值過百億元,2021年則接近200億元。

抓舉、抬臂、繞線、充磁、組裝,幾十台藍色的六軸工業機器臂各顯身手,一條無人自動化智能生產線上,稀土永磁伺服電機正源源不斷地下線……這款電機由中科拓又達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智造’顯身手、延伸產業鏈,我們的稀有金屬產業有信心在高質量發展中邁向1000億元的規模。”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贛州、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樣板”的重任,又落在了這片紅土地上。

消息傳來,原中央蘇區的干部群眾鼓起新干勁:“一定繼續發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奮力在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中走好走穩!”原中央蘇區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人民日報》( 2022年04月16日 第 06 版)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