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當“數字高科技”遇上“生態高顏值”:數字低碳發展掀起“新浪潮”

錢嘉禾
2022年04月26日16:14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當“數字高科技”遇上“生態高顏值”,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將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2021年12月28日,由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組委會主辦的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宣布啟動,數字低碳賽道隨之啟動。

正當其時,又恰逢此地。作為國內首個以數字化驅動雙碳目標實現為內容的專業賽事,數字低碳賽道落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的福建南平,成功推動數字科技與生態創新相互融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當一場“雙碳”盛事啟幕,全國數字低碳發展掀起“新浪潮”。

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決賽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落戶:一次“生態南平”的自述

當談及福建南平,會想到些什麼?

它有“氧”人的生態,森林覆蓋率提升至78.89%,空氣平均達標天數比例100%,空氣質量保持福建省第一。

它有先進的“茶業”,“一片葉子”,成就“一方土地”,全市約80%的鄉鎮、50%的行政村、45%的農戶近35萬人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活動。

它有富饒的物種,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圈不斷“添丁”——武夷林蛙、無凹帶蜉金龜、武夷山毛泥甲……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這裡是“生態南平”。

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何以落戶“生態南平”?除了“綠色”,還與“數字”有關,南平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綠色經濟戰略先導產業優先發展。

數字低碳賽道落戶南平。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在數字低碳賽道決賽現場,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張朝陽指出,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代表了當今科技和產業變革方向。

“南平制定出台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做大做強浪潮、商湯、喜馬拉雅等互聯網領軍企業,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有序推進‘雙碳’目標。”張朝陽表示,在數字時代,數字經濟賦能綠色發展是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的重要抓手,已成為綠色科技產業不斷迭代升級的必由之路。

據悉,2021年,南平市已有11家企業入選福建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名單,開啟了綠色發展新篇章。

當“數字高科技”與“生態高顏值”同時被搬上這場全國性賽事,南平展示了“標簽”,也擦亮了“招牌”。

近年來,南平市先后獲得國家節能減排示范城市、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等多項國家級綠色“金牌”。例如,2021年南平成功獲批全國首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地級市。

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張朝陽。人民網 陳永整攝

逐“綠”而行,久久為功。“我們將以最優的政策誠邀數字低碳項目落戶南平,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助力南平進一步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建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張朝陽說。

回顧:一波“雙碳”盛事的浪潮

“我們打造了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為新能源車主提供常訪目的地‘停車即充電’服務,大幅降低續航補能帶來的時間成本,讓綠色出行更加便捷……”在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決賽中,“數字+碳匯價值實現”賽題的冠軍隊伍北京停碳有限公司帶來了新能源充電領域的公用“充電寶”。

2021年12月28日,數字低碳賽道正式啟動,歷經近四個月的“角逐”,2022年4月21日,三大賽題共有3支冠軍隊伍誕生,大賽圓滿落幕。

回顧這場盛事,意義非凡。

這是一場掀起數字低碳發展“新浪潮”的賽事。參賽項目中涌現出茶產業數字化發展、交通主動管理服務平台、“碳鎖”蔚藍等關於產業、生活、碳匯價值的創新型案例,精彩演繹了數字經濟驅動低碳轉型的理念與實踐經驗。

福建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數字經濟處處長吳振利。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在決賽現場,福建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數字經濟處處長吳振利介紹說,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實踐,數字技術正引領和推動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變革。

“數字+產業低碳轉型”賽題的冠軍隊伍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對此作出了詮釋——該團隊直擊茶產業傳統工藝費時費力、過度依賴人工經驗、不利於節能降碳的“痛點”,破解“一片茶葉的數字密碼”。

冠軍隊伍帶來參賽項目“一片茶葉的數字密碼”。人民網 陳永整攝

“我們研發‘雲做青’‘雲焙茶’算法,通過電能替代,節省人工成本及生產成本約30%,每年減少碳排放約4萬噸。”該團隊介紹,項目還從人工“看青做青”向數據“識青做青”轉變,有效提高茶葉香氣度及茶湯澄清度。

該團隊表示,項目在幫助茶企茶農解放了勞動力、提高的生產效益的同時,服務“雙碳”大局,打造出福建特色的“茶名片”。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教授趙英汝。人民網 陳永整攝

評委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教授趙英汝很欣賞這種“特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新模式。

“‘一片茶葉的數字密碼’不僅聚焦於傳統茶產業加工、制造流程的數字化升級以及生產線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還從愛茶品茶的角度,關注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茶葉香氣、耐泡度等品質。”趙英汝認為,很顯然,數字低碳賽道將在推動生活、生產方式變革,以及行業、企業數字化低碳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指導借鑒作用。

“本次數字低碳賽道,從參賽隊伍背景來看,實力雄厚﹔從選送作品本身來看,非常前沿。”用趙英汝的話來說,就是“吃了一頓‘數字大餐’”。

思路:一些數字低碳的暢想

“雙碳”,是當下的“熱詞”。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由此,一個長達40年的綠色產業“新風口”已經噴薄欲出。

“數字化”,也是當下的“熱詞”。數字技術、互聯網、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數字經濟發展風起雲涌。

可以看出,數字低碳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一種思路,探索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如何協同增效是新時代重要的命題。

當“數字化”助力“綠色化”,此次數字低碳賽道的群英“較量”中,已有碩果累累。其中,不少隊伍圍繞傳統產業提升節能管理能力、服務能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產業園區循環化改等領域,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示范性的數字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也有隊伍圍繞居住、出行、康養等消費場景,以及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資源循環利用需求,積極推行“互聯網+”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除“產業低碳轉型”“低碳生活風尚”以外,還有隊伍聚焦“碳匯價值實現”。他們致力於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碳匯成效監測評估及碳排放權交易等碳匯項目的數字技術應用和科技創新。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學院教授祁新華。人民網 陳永整攝

從盛事啟幕,到成績斐然,關乎數字低碳的未來,有何暢想?評委福建師范大學地理學院教授祁新華對數字低碳在林業方面的影響頗有鑽研。他表示,數字化技術在森林碳匯的監測、計量與交易等方面均有巨大的潛力空間。

“隨著數字低碳的快速發展和推廣應用,傳統以木材產品為主要產品的林業經營方式將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植樹造林與森林經營將瞄准將轉向碳匯實現的實現的方式目標,林業領域更注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祁新華說。

趙英汝則十分關注城市能源的數字低碳轉型。“探索城市用能的最佳途徑是實現城市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她認為,隨著數字低碳的發展,城市的供電、供氣、供冷、供熱等能源基礎設施都將通過類似“城市能源大腦”這樣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匯聚城市全域的能源大數據,繪制城市全景的碳足跡地圖,實現城市能源系統的實時監測、控制、分析、預警、優化和決策。事實上,能源領域的數字化、低碳化發展已經呈現不可逆轉的趨勢。

武夷巍然,崇陽潺潺﹔萬物共生,欣欣向榮。“生態南平”正“潑墨”綠水青山,繪就數字低碳轉型升級新藍圖,為世界播撒春意。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