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舉辦環境日宣傳活動 助力打造“清新的藍、怡人的綠”

人民網廈門6月2日電 (張萌)2日,廈門市同安區舉辦主題為“清潔美麗迎六五·好山好水看同安”2022年同安區環境日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同安區人民法院首發生態司法保護綠皮書《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生態司法保護狀況(2018.03-2022.06)》(簡稱綠皮書),區生態環境局則發布了《2021同安區環境質量公告》。
活動現場,同安區人民法院首發生態司法保護綠皮書,區生態環境局則發布了《2021同安區環境質量公告》。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介紹,綠皮書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推動生態要素一體化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生態司法改革創新”等方面,系統闡述了同安區在生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方面的探索、實踐和經驗,並從治理方式、責任主體、公眾參與、協同保護、配套機制等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
2018年3月,同安區人民法院對廈門六區涉生態環境刑事、民事、行政一審訴訟案件以及同安區涉生態非訴審查執行案件進行歸口審理。據統計,四年來累計受理全市涉生態案件799件,審結773件,推動實現涉林刑事犯罪案件補植復綠面積1200余畝,責令被告人增殖放流魚苗85萬尾,判決並收取破壞生態刑事罰金、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共計2000萬余元,涉林案件生態修復率超過95%。
生態司法保護的顯著成果,也換來了一個個亮眼成績:2019年3月,同安設立全市首個“生態審判碳匯教育實踐基地”﹔2019年4月,建立全市首個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專項資金,區法院還因此受邀在全省法院生態環境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介紹﹔2019年7月,生態環保公益微電影《童畫》榮獲第十五屆全國法治動漫微電影作品征集活動三等獎及全國法院第六屆微電影微視頻評選十佳提名獎﹔2020年12月,區法院行政與生態環境審判庭入選全省生態環境司法“十大標杆示范”﹔2021年,區法院生態司法“1+”機制入選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
活動現場公布了2022年同安區中小學生環保主題繪畫大賽結果。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活動當天,同安區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1年同安區環境質量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同安區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幸福感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保持全市前列,全區空氣質量累計綜合指數2.24,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排名廈門市第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流域6個國省控斷面平均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國、省控地下水點位水質考核達標。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區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成效明顯,危廢管理平台備案率100%、醫廢安全處置率100%。年度公眾環境滿意度排名全市第二。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緊抓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契機,“一屏一灣三廊”生態格局正逐步構建,一座“山青、水秀、灣藍、廊綠”的生態之城正加速成型。下一步,該區將繼續聚焦流域水環境質量和黑臭水體治理等短板問題,緊盯年度考核進度滯后指標,建立重點問題滾動清單,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讓“清新的藍,怡人的綠”逐漸成為同安高質量發展恆久的底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