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努力讓發展更有“溫度”
人民網福州6月10日電 (錢嘉禾)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交通出行越來越方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10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平專場召開。發布會聚焦“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回顧了十年來南平群眾在民生事業發展上最“有感”的變化。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會上指出,南平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綠水青山正在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71.14%提升至2021年的78.89%﹔空氣質量連續7年居福建省第一,PM2.5值優於歐盟標准,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厘米13.8萬個﹔3條主要水系水質狀況全優。
生態“高顏值”促進了發展“高質量”。十年間,南平GDP突破了2000億元,實現了翻番﹔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8.5%和10%,均高於全國、福建省平均水平。同時,南平積極做好“兩山”轉化文章,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綠色發展的紅利正更多惠及百姓。例如,十年來茶產業發展迅猛,南平市約85%的鄉鎮、50%的行政村、近35萬人從事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350億元。
在群眾出行方面,南平十年間有9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通車總裡程突破一千公裡,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鐵路從3條增加到6條(新增合福、南三龍、衢寧三條),全市鐵路營運裡程近900公裡,特別是合福高鐵通車后,從南平到福州最快不到1小時、到上海最快3小時﹔閩江航運今年10月可望通航,500噸級船舶可以從馬尾直達南平,實現“通江達海”﹔武夷山機場,目前正在運營7條國內航線,新的國際機場正在規劃建設。
在城市建設方面,南平市行政中心順利從延平搬遷到建陽,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延平、建陽“雙核驅動”態勢初步形成﹔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2%提高到60%。同時,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6015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造福工程搬遷3萬余戶12萬余人。
聚焦“急難愁盼”,著力補短板、兜底線、強保障,南平8成以上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堅持每年為老百姓辦一批實事。十年來,南平累計新增中小學學位6.57萬個,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5.7%,超過福建省平均水平﹔新增醫療機構195家、衛生技術人員4767人,新增醫療床位3762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增至44.3張﹔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實現全覆蓋,常住人口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累計城鎮新增就業21.6萬人,農村低保標准從每年1800元提高到每年9054元。
持續推動群眾辦事減跑動、減環節、減材料,“即辦事項佔比”達78.7%、“平均環節數”壓縮至2.3個。近年來,南平還創新推進“一件事”集成套餐改革。例如,針對新生入學申請多處跑、材料多等問題,在福建省率先推出“入學一件事”改革,實現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報名“零証明、零材料、零跑動”,每年惠及7.5萬戶家庭。
會上還指出,雖然南平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與福建省平均水平還有不小差距,但南平將始終緊扣共同富裕的目標,持續守好綠水青山,堅定發展綠色經濟,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努力讓南平的發展更有“溫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