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和美橋摘得國際橋梁工程界最高獎項

2022年11月19日12:5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1月19日電 據廈門市建設局消息,由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站全程參與和質量監督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和美橋獲得2022年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杰出人行橋獎”。據悉,該獎是目前國際橋梁工程界的最高獎項,其宗旨是表彰全世界最著名的、最創新的、最有創造性的或最令人振奮的橋梁和結構工程項目。

和美橋。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和美橋。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和美橋於2021年11月份組織申報,2022年7月18日入圍,2022年11月17日最終從中國廣州海心橋、瑞典造船廠人行橋、韓國Y形人行懸索橋、葡萄牙阿魯卡516人行懸索橋、英國埃斯佩蘭斯橋這六個入圍項目中勝出。

和美橋為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雲海線七座特色節點橋梁之一,串聯狐尾山及仙岳山山體步道,跨越仙岳路及海滄大橋引橋。50米高的V形橋塔佇立於仙岳路中央,連同有序排列的吊索、彎曲有度的梁體,仿佛張開雙臂,熱情擁抱著過往的行人,歡迎遠方的賓客,在鷺島西門戶形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標。

廈門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站工作人員介紹,和美橋的主跨採用單塔單索面曲線懸索橋結構,為世界上同類型人行橋跨徑之最。橋梁結構採用大跨度單邊支承V塔懸索,橋面寬度3.8米,鋼箱總寬4.4米,塔高50米。橋塔與主梁通過2根140毫米主纜,1根140毫米中間連接索,4根背索以及34根懸挂索形成自平衡漂浮體系,V塔與承台基礎採用球形支座進行連接。該橋梁主跨216.7米,由於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較多,受力體系轉換復雜,如超大跨單側索承體系結構計算和抗風減振設計、張拉背索進行體系轉換的施工工藝、Φ600mm大直徑球鉸支座轉動性能研究及應用、Φ140mm大直徑密閉高釩索及索具制作與安裝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施工難度堪稱目前世界上同類型橋梁之最。2021年,和美橋還曾榮獲“世界人行橋獎”銀獎。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一直以來,山海健康步道作為廈門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備受廣大市民高度關心關注。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的山海健康步道雲海線和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一期,累計接待客流3700多萬人次。目前,廈門正依托山、海、溪流等生態資源,大力開展健康步道建設,進一步增進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根據規劃,廈門島內全長約13.6公裡的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對外開放。目前,花海線項目正在策劃推進。在島外,馬鑾灣步道、濱海浪漫岸線三期(火炬大橋-澳頭)、埭頭溪步道及濱海浪漫岸線(杏林大橋-新陽大橋)等步道建設正加快推進。預計到2025年,全市健康步道總裡程將達到500公裡,讓市民游客更安全、舒適、便捷地通山達海,形成城市空間和山水環境有機融合的生態格局。(張萌 吳海奎 陳胤蓉)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