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農文旅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准確把握其內涵要義,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一、圍繞“產業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加快鄉村農文旅產業鏈的完善、供應鏈的整合和價值鏈的提升,不斷提高農文旅產業融合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一是創新鄉村農文旅產業發展機制。不斷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加快提升閑置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創新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激發城鄉共建共享的內生動力。
二是升級鄉村農文旅產業鏈。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為方向,立足鄉村特有資源,開發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鄉土特色的農文旅融合項目,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加快培育鄉村農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
三是強化農文旅產業跨界融合。以農文旅融合創新為主線,促進農業與科技、旅游、文化、教育、交通、林業、體育、醫療、康養的多元產業融合,不斷推進“農業+旅游+文化+科技+N”業態創新,深入推進“優一接二連三進四”,實現收益多樣化、持續化。
二、圍繞“人才振興”,構建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人才體系、政策機制、平台渠道,有效解決鄉村人才匱乏、斷層、流失等問題,培育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作用明顯的鄉村人才
一是加大對各類農文旅英才的政策扶持力度。推進鄉村文旅精英、鄉村匠人、文化遺產傳承人、鄉村職業經理人等選拔培養措施,組織開展優秀鄉村農文旅產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文化藝術創新創造帶頭人等評選工作,培樹一批高層次農文旅產業人才典型,激發各類農文旅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是加強鄉村農文旅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推進校企合作,聯合打造旅游職業人才培訓基地、文化藝術雙創基地、旅游產業實習基地等,加強鄉村本土人才培育轉型,重點推進農文旅經濟領軍人才、農文旅科技創新人才、農文旅市場運營管理人才、鄉村文物博物人才建設。
三是充分發揮新鄉賢引擎帶動力量。加強對新鄉賢的引、用、育、留,積極搭建聚賢平台,暢通人才回流渠道,鼓勵和支持有情懷、有技術、有名望的新型鄉賢群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中堅力量。
三、圍繞“文化振興”,加強鄉村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強化鄉村文化符號、品牌標識、品質價值,有效解決鄉村農文旅產業發展同質化、低端化、簡單化等問題
一是加強鄉村農耕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圍繞“農具、農田、農產、農活、農品”等主題,推進休閑農業、精致農業、創意農業發展,打造全景致、全時效、全體驗農文旅產品。
二是加強鄉村民俗文化的復興與創新。充分發掘鄉村社區歷史、共同記憶、共同體驗等人文資源,融入到鄉村社區景觀建設、創意產業發展、公共空間設計、社區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通過構建各類“節、展、會、賽、論”立體化平台,打造具有情感氛圍與人文特色的鄉愁記憶空間。
三是加強鄉土文化的傳承和活化。立足鄉村特有的“鄉土建筑、鄉土風味、鄉土氣息、鄉土景觀”等資源,強化新科技、新媒體運用,傳承鄉村特有的“土味”“村味”“農味”“野味”,增加鄉村“趣味”,呈現鄉村純真與自然,提升鄉村生活品質。
四、圍繞“生態振興”,加快鄉村農文旅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旅游環境建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強化綠色資本積累與轉化,充分挖掘農村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的附加價值,延伸出生態旅游產業、有機食品產業、養老產業等綠色產業鏈,將鄉村綠色生態優勢轉變為鄉村農文旅產業發展的基底保障。
二是加強改造提升人居環境。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開展鄉村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構筑“村景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生命“四生合一”的鄉村聚落。
三是完善公共配套服務體系。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更新現有的軟硬件基礎建設資源,優化停車位、公共衛生間、休息室、醫療室等公共旅游服務,建設智慧綠色鄉村,打造便捷、美麗、文明的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
五、圍繞“組織振興”,不斷完善和創新鄉村社區的組織協調機制,構建結構完善、協調有序、多元共治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支撐
一是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選好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強化村級組織服務功能,不斷提升鄉村建設、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激發其凝聚力戰斗力。
二是鼓勵支持鄉村自治組織。以縣域為單位,引導和支持供銷社、合作社、行業協會等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帶動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產業發展自治協調機制,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三是構建多部門聯動機制。鄉村農文旅融合具有高度綜合性相關性特點,需要樹立大產業觀,有效協調整合多部門功能和職責,共同論証和統籌部署項目招商、規劃、落地、運營等問題,形成發展鄉村農文旅產業的合力。
(作者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學教研部副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