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建設科學觀測樣地、開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

探尋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美麗中國)

記者 王崟欣
2022年12月07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武夷山擁有世界同緯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

近年來,在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等項目支持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南京林業大學、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等單位持續開展武夷山生物多樣性定位觀測,開展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為武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丁暉不會忘記第一次來到武夷山時那滿目的綠意和空氣中醉人的梔子花香。

他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2011年被任命為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武夷山生物多樣性野外定位科學觀測工作負責人,從此與武夷山結緣。

10多年來,武夷山成了丁暉工作的“主陣地”,他和同事們也見証了武夷山生物多樣性定位觀測網絡從建立到完善的一點一滴。

建設大樣地、觀測研究站——

“就這樣參與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開展野外定位觀測,樣地的建設是基礎。2011年,南京環科所聯合南京林業大學、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在武夷山建立了兩個樣地。

2013年,該團隊又在其中一個樣地的基礎上開展9.6公頃的大樣地建設。歷時兩個月,團隊對大樣地范圍內的6萬多棵樹逐一標記、定位、識別、檢尺,完成了植物群落的全面調查。

在以植物為主的調查之外,該團隊還對大樣地內的森林水文、氣象、土壤、獸類、鳥類、昆虫等開展了綜合性研究,后來這裡便叫做四新綜合觀測場。

“樣地是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的基礎設施。森林大樣地是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綜合性平台,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觀察森林群落特征和植物功能性狀的長期變化,還可以探究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及變化效應。”丁暉介紹。

樣地由少到多,觀測基礎設施也在不斷豐富,丁暉開始思考——將樣地等觀測基礎設施進行整合,建設武夷山觀測站,可以更全面持久地開展武夷山生物多樣性野外定位科學觀測。

2017年,生態環境部啟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並開展國家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在單位的支持下,丁暉提交申請,武夷山觀測站很快獲批。

此后,在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的支持下,國家環境保護武夷山生態環境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建設順利實施。“就這樣參與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丁暉覺得很榮幸。

2021年,國家環境保護武夷山生態環境科學觀測研究站通過生態環境部驗收,目前已建成覆蓋武夷山國家公園全域、輻射武夷山周邊的生物多樣性定位觀測網絡。

開展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

“談保護,摸清家底是前提”

攤開中國地形圖,東南一角,武夷山脈巍峨聳立。張惠光指向地圖說:“地球同緯度的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武夷山卻罕見地保留著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張惠光是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科研監測中心主任。生物多樣性豐富是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典型特點。近年來,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工作持續推進,如何更好保護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一直是張惠光的心頭大事。

“談保護,摸清家底是前提。”張惠光說。早在1979年,福建就啟動了為期10年的武夷山大規模科考行動,發現了一批新科、新屬、新種,首次摸清了武夷山生物資源的家底。

“按照科學調查的周期,通常每10年需要開展一次。距離當時的‘十年科考’已過去30多年,再次摸清家底已十分迫切。”張惠光說。

在開展武夷山生物多樣性野外定位科學觀測期間,丁暉和同事就對武夷山生物多樣性十分著迷,也積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礎。

2021年4月,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組織啟動為期3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技術支撐和具體實施就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負責。

今年,武夷山國家公園陸續公布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效。開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以來,目前已有武夷山卷柏、璞雲舟蛾等12個新種被發表,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刷新。

“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是我們重大工程觀測站工作的一項延伸。”丁暉介紹,“無論是建樣地、觀測站還是開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都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其作用在於通過實打實的調查數據,呈現出生物物種的分布規律和動態變化,從而為制定保護決策提供依據。”

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繼續下去——

“生物多樣性,我們共同守護”

苔深林密,山間下著小雨。早上8點,調查隊員3人一組,帶上設備出發了。3人分工明確,一人挂上金屬牌,負責樹木標記﹔一人識別樹種、測量樹高、胸徑等基礎數據﹔一人負責記錄。毛錐、木荷、赤楠……時間一點點過去,記錄本上,物種的名字越來越多。

丁暉喜歡這樣的時刻。2011年,在開展武夷山生物多樣性野外定位科學觀測之前,他從未到過武夷山。前幾年,從南京到武夷山,綠皮車中午出發,次日凌晨4點多到達,現在高鐵車程縮短為近4個小時。承擔武夷山項目后,丁暉成了往返於這條線路上的常客。

在野外,親手獲得的觀測數據使他感覺踏實、興奮。興奮之余,是辛勞與汗水。野外定位觀測,白天的時間最是寶貴。早飯后出發,背上干糧和水,直到天黑才返回。結束一天的調查,晚上回到住處后,要整理當天的數據、准備第二天的物資、交流一天的收獲……這些工作都做完,已經是夜裡11點以后。

就這樣,團隊對面積為9.6公頃的大樣地進行了兩次全面的綜合調查。丁暉記得,2013年大樣地建設期間,他們剛到武夷山時,還穿著短袖。等到當年12月的調查結束,樣地下的那片茶園已經布滿白霜。

“起初不知道這項工作會做多久,能否持續下去。可現在,至少在我退休前,我會將武夷山生物多樣性野外定位科學觀測堅持做下去。”丁暉說,“生物多樣性,我們共同守護。”

開展樣地建設、建立觀測站、進行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以來,前后已有數百名科研人員、老師、學生等參與國家環境保護武夷山生態環境科學觀測研究站這一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其中一些調查隊員如今已經成為學校教授、研究員等科研骨干,繼續在不同領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7日   第 14 版)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