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大代表傅麗雲:鼓勵支持多元共建托育服務機構
福建省人大代表,仙游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藝委會主任傅麗雲。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福州1月13日電 (劉卿、林曉麗)“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自2022年5月提出以來,隨之面臨的生育培養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其中特別是對托育服務的需求上升到突出位置。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福建省人大代表,仙游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藝委會主任傅麗雲關注到這一話題,並提出關於完善縣級及以下托育服務的建議。
“國家、省、市、縣各級出台了一系列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政策措施,3歲以上兒童的托育公共服務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但對3歲以下的托育機構和服務的發展則相對滯后。”傅麗雲認為,越來越多的家庭關注嬰幼兒早期性格和行為的科學養成,渴望規范化、專業化的托管機構,因此,如何完善提升托育服務成為當下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
以莆田市仙游縣為例,傅麗雲提出,該縣托育服務存在供給配備短缺、監管和行業規范缺位、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如,仙游縣現有早教托育機構,大多數托育服務機構是“民辦”性質,公辦普惠性托育機構嚴重不足﹔現有的托育服務還存在著托育時間不夠靈活、費用較高、招收嬰幼兒年齡限制等問題﹔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大量0—3歲托幼機構資質、場地標准、教學質量、衛生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參差不齊,缺少監管規范﹔有一定經驗、符合從事托幼服務資質的專業人員缺口大等。
如何完善提升縣級及以下托育服務?傅麗雲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建議教育、民政、衛健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鼓勵支持多元共建托育服務機構。首先,積極發展公辦型、普惠型托幼機構,著力發展質優價廉、普惠性的公共托幼服務,對普惠性托育機構給予適當獎補﹔支持公立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向下延伸,建議按照人口結構和服務需求布點,先行在部分公立幼兒園試點設立“托幼班”,探索推動“幼托一體化”。其次,鼓勵社區托幼機構發展,以就近方便、小型化為原則,支持社區利用公共服務資源,向居民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等。再次,鼓勵有意願有條件的單位或企業單獨或者聯合起來,在自有場地內為員工提供靈活普惠子女托育服務(托兒所),提供福利性托幼服務。最后,鼓勵和支持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特長,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舉辦托幼服務機構,依法依規參與托幼服務發展。
第二,根據相關部門職責,聯合研究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托育機構建設和管理規范標准。應高度重視嬰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對環境、安全性等的要求,在確保嬰幼兒健康和安全的基礎上,實施促進嬰幼兒身體發育、動作、語言、認知、習慣養成、情感態度等全面發展的教育保育服務。做到細化托育機構的建設標准、環境與設備安全、衛生保健、教育保育、營養膳食等關涉托育服務質量與安全性關鍵方面的管理規范,建立相應的評估標准,健全監督機制,明確教育、衛生等監管部門及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嚴格准入,對准入后的托育機構依照標准和規范進行全過程質量監管。
第三,建立健全托育師資隊伍培養培訓體系和托育服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從業資格准入、禁入、職業資格考核吊銷制度。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加快研制和完善國家層面的各類托育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准入標准,為相關人員進入托育行業劃定“基線標准”,保証從業人員隊伍的基本資質和質量。同時,應加快出台各類專業人員的培養標准、培訓標准體系,並研制適宜的培養課程標准和培訓課程體系,以系統專業的職前培養和分層分類的職后培訓,有力支持專業人員隊伍建設,以推動各類托育機構及其保教服務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和適宜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