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吳麗冰:加強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福州1月14日電 (呂春榮、錢嘉禾)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在疫情沖擊下,以互聯網平台經濟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模式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創造並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但是,受工作自主性大、去勞動關系化、雇主隱匿性等職業特性影響,該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也愈發突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福建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吳麗冰就此提出關於“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建議。
福建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廈門市委會主委吳麗冰。受訪者供圖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就業環境嚴苛,內部申訴渠道缺乏。”吳麗冰表示,近年來,外賣平台企業以優化服務為理由,不斷縮短“最優送達時間”,導致從業人員闖紅燈、不按道行駛、逆行、超速、隨意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較為普遍。同時,平台企業以罰代管,例如餓了麼平台超時一分鐘罰款10%,美團平台超時一分鐘罰款40%,一名網約配送員每月罰款數額少則幾十,多則幾百。
吳麗冰還指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普遍存在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高等問題﹔由於沒有建立勞動關系,該群體與用工單位發生糾紛時難以適用勞動法,不能繳交社保,無法享受養老、醫療、工傷等待遇﹔此外,由於該群體流動性大,且不完全符合勞動關系,企業出於減少成本的考慮,缺乏申報用工信息的主動性,人社部門難以掌握人員信息。
對此,吳麗冰提出了“加強法律法規出台”“科學制定勞動標准”“探索職業傷害保障辦法”“建立統一數據庫”“加強政府監管”“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六個方面的“好點子”。
其中,在“加強法律法規出台”方面,吳麗冰建議在《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基礎上,福建省級立法部門加快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從立法層面對網約平台從業者的勞動關系進行清晰定義,以“責權對等”的原則明晰界定網約平台的法定權利和義務,保障網約平台從業者的勞動權益。
在“科學制定勞動標准”方面,吳麗冰認為,應由福建省人社部門牽頭推動平台企業與勞動者開展勞動定額集體協商,建立既符合企業經濟效益又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行業勞動標准。同時,搭建以算法優化和監督為重要內容的智慧監督系統,實現對勞動者勞動過程和勞動權益的動態實時監督,督促平台企業合理管控勞動者在線工作時長,對於超時工作的,強制暫停下線休息,防止疲勞工作。
在“探索職業傷害保障辦法”方面,吳麗冰建議,一是建立適用新業態職業傷害的工傷認定標准。例如,根據新業態用工與居家遠程辦公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方面共同的不確定特性,借鑒疫情期間居家遠程辦公相關工傷案件判例,探索建立新業態職業傷害工傷認定標准,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及新業態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是借鑒試點省市經驗,率先在福建省部分地市探索新業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例如,如由平台企業繳納職業傷害保障費,繳納標准為平台企業統籌地區上月總單量和省級經辦機構確定的每單繳費標准之積。
三是推廣福建省郵政管理局、人社廳共同出台規范,要求快遞企業為快遞人員單獨優先繳交工傷保險的做法,加強制度設計,引導外賣、網約車平台為企業從業人員單獨繳交工傷保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