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專訪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  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蘇海森 林曉麗 劉卿
2023年01月14日21: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莆田市委書記、莆田代表團團長付朝陽出席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黃國清攝 

去年11月,福建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支持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文件,並要求莆田市著力在綠色低碳發展上先行先試,貫徹“四水四定”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以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為切口,持續深化“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堅定不移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后,福建省政府出台《關於支持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意見》。

在今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全力做好2023年工作,其中要“加快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推進木蘭溪下游水生態修復與治理”“支持莆田市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福建省委省政府支持莆田市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這既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也是必須貫穿到莆田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的主題和抓手。”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期間,莆田市委書記、莆田代表團團長付朝陽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綠色已經成為莆田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優勢和鮮明底色。

付朝陽表示,新的一年,莆田市將牢記囑托、抓住契機,突出重點、找准落點,接續奮斗、久久為功,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深入做好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強化人才、營商環境兩大支撐,實施創新、數字、品牌三大戰略,打造媽祖故裡文化名城、山水詩畫生態韻城、匠心智造產業新城、通江達海戰略港城,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莆田市將如何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付朝陽認為,莆田市要在四個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在發展綠色產業上下功夫。落實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要求,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做大做強做優12條重點產業鏈,加快鞋服、食品、工藝美術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以貫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繼續抓龍頭、強招商,嚴把綠色高質量發展准入門檻,摒棄“撿到籃子就是菜”陳舊觀念,講投資效益、講畝均稅收,招大商、招好商,為發展注入后勁與動力。注重發揮“三個莆田”優勢,把鄉情親情感情喚起來,把海內外莆商資源用起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他們回歸家鄉、建設家鄉。

二是在建設綠色城鄉上下功夫。落實報告提出的“大力促進城鄉區域共建共享”等要求,積極融入福州都市圈,高站位做好城市規劃布局,東拓濱海、南進臨港,打造“北城南港、擁溪向海、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城市。系統推進老城更新,堅持以人為本、嚴禁大拆大建,加強對歷史文化、文物的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增強配套功能,使城市更便民、更清潔、更智慧、更安全。遵循公園城市理念,高起點推進環興化灣濱海新城、木蘭新區等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同時,落實“五個振興”要求,規范農房建設管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三是在保護綠色生態上下功夫。落實報告提出的“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統籌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要求,堅持生態優先,貫徹“四水四定”原則,深化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集成實施“千古木蘭溪、百裡江山圖、十裡風光帶”工程,在不破壞自然風光和生態風貌的前提下,把這條風光帶打造成造福人民的生態帶、健康帶、幸福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流域治理提升、污水管網建設“兩個三年行動”。強化綠心保護,今年已經破題,東陽等5個村整治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加快打造城市中的現代農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

四是在增進綠色福祉上下功夫。落實報告提出的“全面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等要求,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實施好教育、健康、生活惠民“三大民生工程”,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水利投入,推動水上巴士、水系聯通等項目建設,打造木蘭溪水文化傳播新平台。以“黨建引領、夯基惠民”為有力抓手,圍繞市場主體、百姓做文章、優服務,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