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國啟動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  力爭到2025年各省份清除率達90%以上

2023年02月17日08: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全國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現場會在福建省寧德市召開。人民網 林曉麗攝

人民網寧德2月17日電 (林曉麗)2月16日,全國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現場會在福建省寧德市召開,據了解,為提高我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擴散態勢,確保濱海濕地生態安全,我國啟動了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通過四年集中防治,力爭到2025年全國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達到90%以上。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北美東海岸及墨西哥灣,具有根系發達、耐鹽耐淹、繁殖力強、種群擴散快和入侵力強等特性,現已成為全球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中最嚴重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自1979年引入以來,在我國沿海地區迅速擴張,已成為沿海灘涂危害最大的外來入侵植物。據初步摸底,全國互花米草面積約6.8萬公頃,其中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山東等省份有大面積分布,防治形勢異常嚴峻。

專項防治工作重點行動任務包括開展互花米草調查,全面摸清我國互花米草分布現狀﹔明確互花米草治理任務,重點在長江三角洲沿海省份、山東和福建開展攻堅戰,優先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重要濕地、紅樹林分布區、鳥類重要棲息地和其它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內,開展互花米草綜合治理,推進治理后的生態修復,持續鞏固治理成果﹔加強互花米草監測與評估,建立健全互花米草監測網絡,實施互花米草治理全過程跟蹤評估,促進生態修復水平不斷提高﹔加強互花米草潛在分布區域防控,開展擴散蔓延預測研究,強化聯防聯控,到今年6月底前,建立互花米草聯防聯控制度與工作機制﹔強化互花米草防治科技支撐,制定《互花米草綜合防治技術指南》,指導各地精准治理,積極推廣互花米草治理機械設備應用﹔完善互花米草防治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等。

據介紹,互花米草的入侵,擠壓了其他植物生存空間,破壞底棲生物、魚類和鳥類棲息環境,改變沿海灘涂生態系統結構,導致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嚴重威脅我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安全﹔還阻礙潮水的正常流動,降低江河入海口泄洪能力,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