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廈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工程“春耕忙”
廈門自貿片區裡,航空維修制造現場繁忙不已,上百萬平方米的濱海綜合體正全力打造商業新地標﹔廈門火炬高新區同翔高新城,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各企業卯足干勁,持續為新產業、新經濟注入發展新動能﹔翔安新城片區,廈門新體育中心建設如火如荼,鳳凰體育館交付使用在即……
近日,2023年“央媒話廈門”採訪團先后走進廈門市部分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直擊生產現場,探尋發展密碼。所到之處,無不是火熱建設、干勁十足和振奮人心,呈現出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推動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的喜人場景。
廈門自貿片區:支柱產業加快做優做強
在廈門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大做強航空維修制造產業,是該市“做優做強支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位於廈門自貿片區的太古發動機,則是助力展翅高飛的強勁動能。
16日上午,中國(廈門)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繁忙的工作景象躍入眼帘:維修師們有的通過“內窺鏡”對發動機進行可視化“體檢”,有的對精密零部件進行模塊化檢修……“經過入廠體檢、拆卸、修理、組裝、測試等全流程、專業化的服務,飛機發動機才可出廠。”廈門太古發動機大修車間主任黃清儒說。
“在廠維修的發動機比過去多了很多。”湖南籍技術員黃佩雲說,工作繁忙,這個春節“堅守崗位”,助力公司保質保量完成維修任務,滿足客戶的交期要求。
發動機檢修中。人民網 陳博攝
據悉,廈門太古發動機是目前全球5家之一、全國唯一可進行GE90系列民用航空發動機大修的企業,且維修並測試世界最大推力的商業航空發動機。受益於航空業復蘇、國際長途航線逐步恢復,2022年以來其維修業務快速回暖,同年企業營收總額近47億元,已恢復到疫情前最高水平。
“完成了第800台發動機的出廠,全年共大修了70多台。”黃清儒介紹,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飛機發動機維修業務強勁恢復,約佔全年3/4業務量。今年以來,延續維修需求旺盛態勢,發動機進廠量大增,預計一季度將大修20多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8%,以至於近1/4員工春節期間沒有休假,依舊忙碌在崗位上。
節后全面復工復產,企業更是進入“加速度”。眼下,隨著各項業務和新項目穩步增長,除了緊張有序開展維修工作,太古發動機還進行廠房改造、租賃倉儲空間,持續增員擴容並安排資深員工“師帶徒”,“力爭發展新機型維修能力,實現年進廠維修百台發動機的飛躍”。
企業負責人講述廈門太古發動機未來發展願景等。人民網 陳博攝
“太古發動機已准備就緒,隨時為國內及國際航司提供一流維修服務。”廈門太古發動機董事總經理Simon Smith表示,如今不僅發動機維修業務全面恢復,母公司在廈門的其他業務板塊如機身服務、起落架及其他部件服務也全面復蘇,“今后還將盡己所能,通過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
其實,上述僅是廈門自貿片區乃至廈門市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力爭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的縮影。在廈門自貿片區島內核心區郵輪母港片區,上百萬平方米的濱海綜合體——廈門海上世界,也在加緊推進建設速度、提升運營能效,早日為島內大提升、港城融合與片區產業集聚蓄足能量。
“春節期間客流達58萬人次,日均客流達到9.6萬人次,實現新年開門紅。”招商蛇口福建公司總經理范鵬介紹,得益於省市區等各級政府,以及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部門強化要素保障、健全監督體系等全方位保障措施,“最高一天政府專班407人駐場助力”,海上世界開發建設快速推進,項目一期已竣備,二期商業地塊項目(購物中心)於去年國慶前夕順利開業,春節期間人氣火熱,收官之作——三期5號地塊現已全面開工,預計2026年整體建成,屆時,“廈門城市級濱水文旅地標商業綜合體”將全面呈現。
廈門海上世界推進建設中。人民網 陳博攝
截至目前,廈門海上世界進駐企業超110家,初步形成服貿、法務、金融、文化等四大產業集聚。同時,郵輪經濟加速拓展,文旅型商業漸入佳境……而以該項目為中心,廈門市正在研究一個整體片區的城市更新方案,按照“前港、中區、后城”模式,致力打造出又一個產城融合示范區。
廈門火炬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動能強勁
近年來,廈門市正加快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該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產業備受矚目。而這一產業主要承載平台——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全力打造以鋰電池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生態,推動光伏、儲能等領域齊頭並進,各重點企業則奮力與時間賽跑,搶抓發展機遇。
16日下午,採訪團走進同翔高新城。在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項目的無塵車間內,一條新型鋰動力電池生產線已投入繁忙的批量生產中,其將面向小型兩輪車、電動工具等提供鋰電池。
廈門新能安一條鋰電池生產線已進行批量試生產。人民網 陳博攝
“農歷正月十六開始試批量生產,比原計劃提前了3天。”廈門新能安科技規劃部總監周興恩介紹,項目於2021年12月底開工,“分兩期建設”,在廈門市、同安區、廈門火炬高新區等強有力的保障及支持下,佔地900畝的一期項目快速推進。為確保批量試生產,今年以來,工人們隻有除夕、年初一休假,“年初二就重新投入廠房基建,年初八開始生產設備安裝”,很快完成第一條生產線安裝調試。目前,正全力推進其他3條產線的安裝調試:“以單定產,眼下儲能業務繁忙,企業保質保量交付,需要盡快貢獻產出。”
無獨有偶,作為同翔高新城新能源產業的捷足先登者,海辰儲能也在全力以赴沖刺一季度。這家新能源企業2019年落地建設,一期項目於2022年5月底建成投產,當年即實現電池出貨量5GWh。
“今年增速預計將超過500%,全年預計出貨量超過25GWh。”海辰儲能規劃部負責人葉蓁介紹,為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除了在一期項目大幅提升產線軟硬件設計、布局鋰電高速制造產線、優化各生產環節、增強產線自動化程度等外,目前還加緊建設二期項目,力爭二期首個廠房在3月底前投產、第2個工廠在第二季度全面建成並投產。
採訪團參訪海辰儲能。人民網 陳博攝
作為第一家落地廈門火炬高新區的儲能企業,葉蓁表示,海辰儲能力爭成為廈門儲能產業的“拓荒牛”,在為廈門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的布局——如在材料、智能制造、結構件等領域,著力通過“以商引商”等方式,積極推動做強產業鏈、延伸產業鏈、補強產業鏈。
近年來,作為全市先進制造業集聚高地和創新創業主平台,廈門火炬高新區一邊積極培育和引入新能源產業企業等,一邊著力打造一個公共配套設施齊全、產城融合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並初具成效:隨著一個個高能企業、項目先后落地並全力加快建設,現已初步形成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發展主體,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組件、下游車聯網和充換電等為配套的新能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翔安新城片區:新體育中心建設快馬加鞭
猶如三角梅之花瓣,又如白鷺飛揚之身姿……乘車從廈門島內到翔安新區,走通車不久的翔安大橋,廈門新體育中心赫然入目。近一段時間以來,這個廈門市重點工程的建設正全力拼工期、搶速度。
鳳凰體育館室內加緊收尾施工。人民網 陳博攝
17日,作為廈門新體育中心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鳳凰體育館進入了緊張繁忙的收尾沖刺階段。“每天1600多人,三班倒夜以繼日進行現場施工。”新體育中心項目精裝部負責人劉偉向採訪團介紹,為的是力保2月24日完成體育館預驗收,2月底實現全面交付﹔3月初,場芯伸縮座椅全部安裝完成,“如期移交CBA拼裝運動木地板”。
據了解,廈門新體育中心的建設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特別是鳳凰體育館,為確保3月24日—26日CBA全明星周末賽順利舉辦,今年以來更是快馬加鞭加速建設。截至1月底,場館內看台上固定座椅的骨架全部安裝,賽事照明和擴聲系統也已安裝完成﹔截至2月15日,場館金屬屋面、幕牆完成驗收﹔接下來,工人們要完成場內剩余20%座椅安裝、最低點場芯自流平地面施工,以及精裝和機電工程收尾工作等。
鳳凰體育館外貌美姿呈現。人民網 陳博攝
“新體育中心包括一場兩館。”翔安新城片區指揮部工程建設副主任孫枝發介紹,“一場”為白鷺體育場,目前正進行室外幕牆和機電安裝等,預計上半年可完工﹔“兩館”分別為鳳凰體育館、白海豚游泳館,其中游泳館正進行室內裝修和幕牆施工,力爭3月份完工,“新體育中心場外同步推進景觀、綠化項目施工等,預計3月份整體達到較好呈現”。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廈門新體育中心將為全民健身提供場地保障,並成為展示廈門國際形象和城市魅力的地標性體育建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