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茶業:攜手三大院士賦能景邁山,“雲上景邁”普洱茶發布

2月23日,由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支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指導、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人民政府主辦、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普洱市瀾滄縣茶業協會承辦的“景邁山茶與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景邁山·八馬聯合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辦。
景邁山茶與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景邁山·八馬聯合新品發布會。八馬茶業供圖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中興等領導嘉賓紛紛表達了對茶產區與中國茶發展的前沿見解,瀾滄縣委書記劉繼宏對景邁山與瀾滄茶產業進行推介。同時,八馬茶業攜手院士團隊打造的景邁山申遺紀念餅——“雲上景邁”發布。
以“天下茶源”景邁山為樣本,此次盛會通過三大院士與專家大咖的集智聚力,深度聚焦茶業公共品牌孵化,為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解題新思路。
三院士攜手八馬茶業 共創新局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蔣劍春、柏連陽,三院士一同助力“區域公共品牌·景邁山”首支產品——“雲上景邁”發布。
據悉,“雲上景邁”景邁山申遺紀念餅由劉仲華團隊技術支持研發,不僅嚴選景邁山核心優質普洱茶珍稀原料,更是蘊藏著千年時光氤氳下的文化內涵與技藝錘煉,讓世界品鑒景邁山的原點之葉、原始之味。
劉仲華通過科學研究剖析了普洱茶的品質化學密碼,並淺析了“雲上景邁”的優越品質。同時,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何青元發布的“雲上景邁”普洱茶品質評鑒報告中,也給予了雲上景邁“濃、厚、潤、活”的高度評價。
八馬茶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利用八馬茶業的渠道優勢,集合全國2800余家門店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以大通路銷售,真正做到對茶區茶農的企業幫扶﹔在不久的未來,還將與景邁山茶文旅等相關產業進行聯動,不斷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精品好茶,踐行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探索中國茶未來 開啟鄉村振興新樣本
瀾滄縣是中國工程院對口科技幫扶定點縣,為解決茶農銷路,助力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劉仲華的親自謀劃下,其團隊與地方茶葉研究機構及八馬茶業聯合研發,通過政府搭台協調+院士科技賦能+龍頭品牌驅動+渠道愛心銷售,開創了政研企銷四位一體助力鄉村振興最有效的舉措。
高峰論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何青元、深圳市標准技術研究院院長周鵬、瀾滄縣副縣長黃永等各方代表,圍繞“大產區·大品牌·大通路”主題就當前雲南省傳統茶區的普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進而提出對整體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瞻展望與前沿見解。
景邁山茶與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上,各領導嘉賓為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八馬茶業供圖
劉仲華表示,品牌是產業的靈魂,品質是品牌的靈魂,品牌背后沒有標准化,就不可能有大品牌、大產品、大產業,隻有通過標准化才能成就茶業發展夢想。
據介紹,茶產業是雲南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但長期以來,傳統茶區各自為戰、品質參差不齊,成為制約雲南傳統茶區發展的現實瓶頸。要打破制約,則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論壇嘉賓表示,在質量規范標准、接軌市場需求、區域品牌營銷、打通優勢渠道等重要環節上,引入新模式,促成卓有成效的變革,才是茶產業的未來方向。
論壇提出將瀾滄縣景邁山作為新形勢下“鄉村振興”試點茶區,借助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瀾滄契機,以“大產區+大品牌+大通路”為核心發展主旨,通過打造大產區規范標准+大品牌整合發展+大通路市場接軌的新型發展模式,共促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八馬茶業與景邁山的攜手,同樣是實踐產區共融發展的重要一環。
打造普洱茶的“第三顆明珠” 八馬茶業賦能景邁山升級發展
作為當今活態保存較完整的文化景觀,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的景邁山,有著繁衍千年的萬畝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孕育著汲取自然山野之氣,獨具馥郁“王者之香”的普洱茶,是難能可貴的“瑰寶”。八馬茶業持續深耕景邁山公共品牌的塑造與優質普洱茶資源的發掘,為產區發展增光添彩。
王文禮表示,通過積極構建中國茶產業協作體,八馬茶業持續助力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值此與瀾滄縣合作的契機,八馬茶業致力將景邁山打造成普洱茶界的“第三顆明珠”。
八馬茶業與瀾滄縣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八馬茶業供圖
隨著八馬茶業與瀾滄縣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的正式簽訂,立足普洱茶產區核心資源布局,八馬茶業在產銷結構鏈進一步優化的同時,也將不斷調動頭部茶企的影響力反哺產區發展,促進景邁山公共品牌孵化建設。
劉繼宏表示,瀾滄縣將緊緊圍繞“五個一”工作思路,持續與八馬茶業的深度合作,以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突破口,推進以茶為中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瀾滄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瀾滄縣人民政府還授予八馬茶業“愛心幫扶茶農,助力鄉村振興,突出貢獻企業”榮譽。
瀾滄縣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八馬茶業進行授牌表彰。八馬茶業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