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岩漳平:共筑更有溫度的台灣人才“第一家園”

2023年03月02日08:54 |
小字號

台商獲頒全國第一本林下經濟不動產權証書現場。漳平市委組織部供圖

漳平市積極推動各級惠台政策落實,探索兩岸人才融合發展新路,在用心引才、拴心留才、高效聚才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台灣人才孵化園,為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示范樣板注入更多“活水源頭”。

以情促融“用心引才”

一是互聯尋根探脈。發揮漳平台創園台胞台企聚集、“以台引台”的優勢資源,加強兩岸姓氏宗親交流,對接台灣劉氏、陳氏等宗親進行線上“尋根謁祖”活動。園區所在地永福鎮、官田鄉等6個鄉鎮13個村分別與台灣的鹿谷鄉、竹山鎮等鄉鎮、村締結友好鄉鎮、村,累計組織對接台灣社團130多批次,接待來漳參訪考察台胞超過7000余人次。

二是深化人文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兩岸人才文化交流活動,舉辦海峽兩岸媽祖文化節、櫻花文化旅游節、“兩岸”豐收節、新年“感恩行”等活動,兩岸青年通過線上線下的聯誼活動溝通制茶工藝及茶園管理經驗,促進兩地青年的相互認知、共同成長、情感融合。

三是打造心靈港灣。從衣食住行細微處著手,落實在漳台胞子女同等享受本地入學待遇,為7名台灣人才解決子女入學問題,為32名常駐台灣人才統一辦理城鄉醫療保險、台灣居民居住証和駕駛証。在全國首創設立維護台商合法權益合議庭,提供線上線下“全鏈條”涉台司法服務,聘請台胞擔任陪審員、調解員和聯絡員,支持台青有序參與司法,有效增強人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服務提質“拴心留才”

一是產業賦能人才。讓政策發揮導向、保障作用,用好用活“農林22條措施”和“閩台農業融合發展八條措施”等惠台政策,累計為18位“台二代”申領林木使用權、林地經營權不動產証書,推動台企繼承發展。2023年初,漳平市先行先試向台商李志堅發放全國首本林下經濟不動產權証書,並為台農發放第一筆林下經濟產業貸款15萬元。

二是平台聚攏人才。依托創業平台,向上爭取資金1100多萬元用於園區農場(茶園)建設,打造岳山茶事人文休閑茶園、九德青少年研學基地等一批創業示范營(點、場),有力招引台灣青年創業團隊或企業入駐,以人才流匯聚項目流、技術流、資金流,構筑台灣青年創新創業“智慧磁極”。

三是創新孵化人才。借鑒台灣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經驗,實施“一企一特色”項目建設17家,累計補助2736萬元。推動茶廠茶園改造升級,園區台灣青年人才逐步探索出“茶葉+文創、禪道、研學、旅游、康養、電商”等多業態發展格局,孵化出陳耘嘉文創、張朝淵制茶、楊詠安研學等青年創業團隊13個,29名台灣青年榮獲國家和省市縣創新創業比賽榮譽。成功舉辦十二屆櫻花文化旅游節,累計接待游客近7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過100億元。

培樹典型“高效聚才”

一是引導參與治理,讓村企人才“展風採”。在龍岩市率先選聘台胞擔任鄉村振興顧問,選聘8名台胞擔任科技特派員、聘任首批11名台胞為鄉村振興顧問。探索兩岸同胞共同參與綠水青山保護新舉措,在全省率先選聘12名台灣專業人才擔任河長,“台胞河長”做好日常河湖保潔和排水設施巡查,並協助相關部門查處各類河湖污染和環境違法行為50余件,1名台胞獲評龍岩市“最美民間河長”。

二是組織技能評選,讓專業人才“有身價”。支持台胞參與各類人才和工位競賽,勞動模范評選、技術能手參評、專業職稱評聘任等活動,充分挖掘台灣人才內生動力。2名台灣人才分別被評選為龍岩市勞動模范和漳平市勞動模范,3名台胞擔任漳平市政協委員,台商李志鴻受邀參加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系列活動,台商謝東慶獲選2022年度“三農人物”。

三是開展技能培訓,讓一線人才“傳幫帶”。特聘台籍專業人才擔任漳平台創園管委會副主任,邀請兩岸台灣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擔任主講授課,舉辦實用型培訓班,採取“1+X”模式結對幫扶,通過現場示范、技術支持開展電商直播、海峽兩岸茶葉品牌發展暨技術交流培訓班等,提升在漳台灣人才創業能力,形成以專業人才帶動實用人才的擴面模式,以人才集聚賦能高質量發展。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