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袁超洪代表:當好生態文明建設“優等生” 在“擴綠”和“增長”上發力

2023年03月09日17: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3月9日電 (林曉麗)“我們把保護武夷山國家公園作為‘國之大者’。”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來自武夷山國家公園所在地的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表示,希望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南平市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坐落於南平的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2021年,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了全國首批五個國家公園之一。武夷山是南平的一張名片,也是南平謀“綠”的抓手和底氣。

“南平是閩江源頭、福建生態屏障,擁有‘雙世遺’和國家公園兩塊金字招牌。”袁超洪說,南平的各項生態環境指標都保持在全省及全國前列,“我們始終保持定力,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著重在‘擴綠’和‘增長’上發力。”

如何更好地協調生態保護與發展?袁超洪說,在國家公園外,南平劃定了4252平方公裡的環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以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還實施了國家儲備林質量精准提升工程、國土綠化示范和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不斷優化林分結構,五年來森林覆蓋率由77.99%增長至78.89%,森林蓄積量由1.68億立方米增長至2.02億立方米。

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后,袁超洪很受鼓舞,特別是聽到報告中講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讓他想起了南平“因綠而興”。

作為生態省的福建,是我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森林覆蓋率連續44年保持全國第一﹔福建以佔全國3%的人口、1.3%的土地、2.9%的能耗,創造了全國4.3%的經濟總量。而南平更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優等生”。

近年來,南平堅持走好綠色發展的道路。“我們做好創新轉化的文章,把綠色經濟、文旅經濟作為突破口,著力培育發展一座山、一片葉、一根竹、一瓶水、一隻雞等‘五個一’生態優勢產業。”袁超洪說。

以“一根竹”為例,“全國十根竹子就有一根是南平的。”袁超洪說,“南平堅持全竹利用、全鏈開發,近年來憑借‘以竹代塑’等產業的發展,每年可增加竹農收入10億元以上,讓群眾真正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目前,南平所轄縣(市、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數量居全國第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步子邁得又快又穩。“我們將按照對南平當好生態文明建設‘優等生’的新要求,努力在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奮勇爭先。”袁超洪表示。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