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椿委員: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推動康養行業數字化發展
人民網福州3月10日電 (錢嘉禾)“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趨加深,又是個慢性病大國,發展大健康產業潛力巨大。”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院長陳椿表示,健康中國已成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我國大健康產業正當其時。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院長陳椿。受訪者供圖
陳椿介紹,健康是一個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朝陽產業,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健康保健服務等,涵蓋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緩和性醫療商品及服務。此前,我國已出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為解決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大健康產業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增進健康服務和健康福祉,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新需求、新期待,陳椿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實施國家數字衛生戰略,探索“互聯網+大健康”產業模式。例如,加快建立完善大健康法律法規建設,研究制定健康設備開發認証、健康行業准入退出、醫療數據開放流通、健康大數據產權歸屬和保護等方面法律法規﹔加強大健康產業發展保障體制機制建設,設立大健康產業負面清單制。
二是推動康養行業數字化發展。其中包括,鼓勵養老服務機構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啟定制化個性化的診療方案,提升健康管理、康復照料、護理看護等養老服務質量。普及遠程醫療、遠程保健、電子病歷應用、可穿戴醫療設備等,提升人的全生命周期生活質量。
三是加大資本挹入大健康產業的力度。通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覆蓋面,大力發展我國健康金融、健康保險等,使醫療、健康、保險、康復、養老、科研交叉融合,形成數字健康產業鏈、數據鏈、價值鏈、人才鏈、生態鏈,滿足作為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為特征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大健康產業發展之需,加快健康中國建設。
四是推動大健康產業資源要素聚集和協同,合理布局我國大健康產業。注重大健康產業均衡化和區域差異化發展,注重我國制造、醫療、觀光融合發展,注重醫養結合養老體系建設,加快健康消費,打造若干個“醫療+旅游”產業聚集區、“醫藥制造+醫療+旅游”產業聚集區、健康醫療產業集聚區等示范園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