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福建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2023年03月10日18: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楊俊杰攝

發布會現場。楊俊杰攝

人民網福州3月10日電 (林誠燁)3月10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 “穩經濟 促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為鄉村振興和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專場。

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詹晨輝。楊俊杰攝

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詹晨輝。楊俊杰攝

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詹晨輝介紹了福建省老區蘇區發展總體情況。

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健全

福建先后出台了《關於新時代進一步推動福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方案》《福建省“十四五”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專項規劃》《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龍岩市和三明市12個縣(市、區)納入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范圍,省內挂職交流對閩西革命老區實行全覆蓋,初步建立了新時代支持福建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

經濟社會實力顯著增強

2022年全省老區蘇區GDP達到3.69萬億元,是2012年的2.56倍﹔人均GDP達到11萬元,是2012年的2.35倍,全省老區蘇區都實現了“市通動車、縣通高速、鎮通干線、村通客車”,所有老區蘇區縣均是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都實現了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標准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

充分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精神,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走在前列,創造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特色典型。比如,三明市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集體林權、農村金融制度等改革試驗,打造了一批改革樣板。龍岩市深入推進水土流失治理、集體林權、扶貧開發等改革試驗,創造了一批典型經驗。

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

202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閩西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明確示范區建設任務和一系列支持政策,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步入新的快車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支持龍岩與廣州、三明與上海深化對口合作,為打造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樣板城市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下一步,福建將從五個方面做好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

一是落實落地傾斜支持政策。抓好《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貫徹落實,有效實施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等政策舉措,深化龍岩與廣州、三明與上海對口合作,全面落實省裡關於支持老區蘇區發展的各項政策,引導更多資源向老區蘇區傾斜集聚。

二是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沙縣小吃等特色富民產業,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培育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鼓勵發展稀土、石墨烯等新材料產業,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持續增強內生動力。

三是傾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老區蘇區鐵路、公路建設,打通交通“大通道”、暢通“微循環”,提高互聯互通水平。加大能源項目布局,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四是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深入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深化醫療衛生機構達標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服務、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是鞏固綠色生態優勢。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綜合性生態保護補償,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動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老區蘇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詩雙。楊俊杰攝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詩雙。楊俊杰攝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詩雙介紹了福建省推進鄉村振興的相關情況。

2022年,福建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取得新成效,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5502.87億元、增長3.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7元、增長7.6%,其中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20394元、增長14.1%,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守牢“兩條底線”

一是堅決守牢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層層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一季盯一季抓糧食生產,確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53萬畝、產量507萬噸任務。

二是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推動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對38個鄉村振興重點縣及老區蘇區縣幫扶機制,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推進閩寧對口協作。

做到“三個確保”

一是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提升生豬產能,豐富茶果菜菌、肉蛋奶等市場供給,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二是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引導農民參與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加大惠農政策支持力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性權益,力爭農民收入增長7.5%以上。

三是確保農業農村安全穩定,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積極應對自然災害,提升農業安全生產水平。

抓好“三個重點”

一是加快建設特色現代農業,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3212”工程,全方位打造“福農優品”品牌,推進產業集聚、綠色發展、對台合作、三產融合,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二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村庄規劃應編盡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建設品質提升,深化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三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村民自治機制,推廣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接訴即辦等有效治理模式,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創建平安鄉村,保持農村和諧穩定。

強化“四項支撐”

一是強化科技支撐,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突破一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建設高標准農田,加快農作物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提高數字農業發展水平。

二是強化制度支撐,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優做強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三是強化人才支撐,發揮派駐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等作用,培育鄉土人才,推進“師帶徒”人才下鄉,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四是強化政策支撐,推動完善“三農”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政府專項債、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領域比例,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配置到農業農村,落實用地保障政策。深化“百鎮千村”試點,銜接開展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

加強“一個保障”

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出台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細則,統籌開展實績考核,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保証農村改革發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