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對處於“個十百千”數量級野生植物實施人工繁育和回歸自然

福建省第四十一屆“愛鳥周”活動現場。黃海攝
人民網南平3月27日電 (江葦杭)今年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四十一屆“愛鳥周”。為倡導全民愛鳥護鳥、植樹造林,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3月27日,福建省林業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福州專員辦會同南平市林業局、建甌市人民政府等單位在建甌萬木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珍稀植物野外回歸活動,回歸物種包括觀光木、花櫚木、紅豆樹、福建含笑和浙江楠。據介紹,上述5種植物均為萬木林保護區近年人工繁育的區內原生物種。
建甌萬木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黃海攝
據悉,福建省地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陸地面積12.4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物種基因庫。境內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山脈縱橫,河流交錯,海岸曲折,島嶼眾多,生態類型復雜多樣,森林覆蓋率、植被生態質量、生態文明指數均居全國第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福建自然分布有脊椎動物1733種(其中包括哺乳類143種、鳥類592種、爬行類125種、兩棲類53種、魚類820種),昆虫1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1種(其中一級保護65種、二級保護226種)﹔高等植物5064種(其中被子植物4251種、裸子植物70種、蕨類植物382種、苔蘚361種),真菌48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0種及變種(其中一級保護9種及變種、二級保護121種及變種)。
珍稀植物野外回歸現場。黃海攝
為保護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福建省已建立國家公園1處(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111處(其中國家級16處、省級24處,市縣級71處),保護小區3300多個,保護了全省約8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各類典型生態系統、植被類型。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區“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智慧化”建設,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紅外監測、野外巡護APP等技術手段,構建“天空地一體化”資源監管體系。在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布設紅外監測設備1600多台,2019年以來央視《秘境之眼》欄目採納播出福建省野生動物監測視頻70期,在該欄目2021年和2022年精彩影像節目評選活動中,福建連續兩年均獲得全國一等獎。
福建省林業局積極將瀕危物種拯救列入林業發展規劃,有組織有計劃對野外種群處在“個十百千”數量級的野生植物實施人工繁育和回歸自然,促進其擺脫滅絕威脅。“十四五”以來,福建省林業局組織對觀光木、花櫚木等10多種野外種群處在“個十百千”數量級的野生植物實施人工繁育和野外回歸,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繁育水鬆、花櫚木、銀粉薔薇、伯樂樹、閩樺等珍稀植物7萬多株,回歸野外1.8萬株。持續推進華南虎人工繁育研究和野化訓練工作。經過3年努力,通過人工招引,實現極度瀕危鳥類中華鳳頭燕鷗在福建成功繁衍后代。
此次回歸野外的5種珍稀植物長什麼樣?一起來看看!
觀光木
觀光木。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觀光木為木蘭科含笑屬植物,常綠喬木,樹形高大挺直,高可達25米,樹冠濃密,花美麗芳香。觀光木屬孑遺植物,為白堊紀時代的幸存者,發展至今已有幾千萬年歷史,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被譽為“史前遺老”,在研究植物分類系統上具有重要科學意義,也是綠化、觀賞優良樹種。
野生觀光木分布零星、少有集群、個體稀少。雖然有樹齡上百年的古樹,但多數僅為單株。觀光木為異株傳粉,單株不結果,其雌蕊先熟,花朵隻有一天的可授粉時間,自然結實率低,且種子易受到嚙齒目動物(老鼠、鬆鼠)的啃食,所以幼苗數量少。2017年IUCN紅色名錄將其列為“易受害”(VU)等級。
觀光木果實。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根據福建省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全省共有19個縣(市、區)分布有野生觀光木,總株數187株,分布面積約9公頃。
花櫚木
花櫚木花。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花櫚木為豆科紅豆樹屬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16米,樹形端直,樹冠飽滿,夏季開黃白色花朵,秋季莢果吐紅,是綠化、觀賞優良樹種。其木材致密質重,紋理精致美麗,木紋有若鬼面者,亦類狸斑,又名“花狸”,是珍貴用材樹種,利用歷史久遠,早在唐朝就被廣泛用於制作家具。同時,其還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消腫的藥用功效。
花櫚木有豆科天然的根瘤菌固氮優勢,十分耐土壤瘠薄。但由於其分布區較窄,莢果出種率低、虫害率高,種子自然萌發率低且易被動物啃食,加上材質優良,歷史上大樹多被砍伐,野生資源十分稀少,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花櫚木果實。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根據福建省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全省共有43個縣(市、區)分布有野生花櫚木,總株數256株,分布面積約15公頃。
紅豆樹
紅豆樹。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紅豆樹為豆科紅豆屬植物,常綠或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樹形高大通直,端庄美觀,枝繁葉茂,根系發達,具有良好的防風固土能力,是綠化、觀賞優良樹種。其種子鮮紅亮麗,收藏多年色彩如初,常用來贈送親友,以寄懷念之情﹔木材堅硬細致,紋理美麗,為制造貴重家具、雕刻、美術工藝品的上等用材﹔根與種子可入藥。
紅豆樹適生區狹窄,主要分布於低海拔丘陵、山谷或溪邊常綠闊葉林中,受人類開發干擾嚴重,種群難以擴展。此外,其種子產量低、虫害嚴重,結實年齡較遲且不穩定,需間隔3-5年開花結果1次,甚至更長時間,極少連年開花結果,且莢果出種率低、種子難發芽,野生資源十分稀少,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紅豆樹花。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根據福建省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全省共有34個縣(市、區)分布有野生紅豆樹,總株數796株,分布面積約42公頃。
福建含笑
福建含笑。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福建含笑為木蘭科含笑屬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16米,樹形高大通直,枝繁葉茂,冬季開花,花美麗芳香,是綠化、觀賞優良樹種。其木材文理通直,結構細致均勻,材質稍輕軟,易加工,干燥后少開裂,為家具,建筑、雕刻、樂器及細木工等珍貴用材。
福建含笑為福建特有種,分布地域較小,且繁殖能力較弱,天然更新不良,天然林分較少,成材大樹少見,瀕臨滅絕,被列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珍貴樹木。
福建含笑果實。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根據福建省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全省共有12個縣(市、區)分布有野生福建含笑,總株數27株,分布面積約1.6公頃。
浙江楠
浙江楠。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浙江楠為樟科楠屬植物,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0米,樹形通直,樹冠整齊,枝葉繁茂,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其木材堅韌,結構致密,削面光滑美觀、芳香而有光澤,為建筑、造船、家具、雕刻和精密模具的珍貴用材。
浙江楠零星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生態適應性范圍較窄,生境破碎嚴重,種群面積不大、不連續,形成島嶼狀,且果實為肉質,落地后易腐爛,幼苗小樹在林冠下生產緩慢,更新能力較弱,野生資源十分稀少,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浙江楠花。福建省林業局供圖
根據福建省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數據,全省共有16個縣(市、區)分布有野生浙江楠,總株數74株,分布面積約13公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