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福建永安: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

“前不久,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奕鈺帶領博士到我們公司,現場指導這個項目的研發工作,幫我們把研發進度往前推進了一大步。”29日7時,福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紀斌就匆匆趕到位於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的公司辦公室,帶著團隊投入半導體單晶硅用靜壓石墨材料生產項目的研發工作。“多虧了馮奕鈺博導這樣的高級‘外腦’,我們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目前已經獲得‘一種用於石墨磨粉機磨輥軸的鎖定裝置’等10余項專利。”
上海福碳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永安成立子公司后,擔任上海福碳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紀斌也背上行囊,來到山城永安。這幾年,科研攻關對紀斌來說可謂家常便飯。雖然地處山城,但是紀斌和他的團隊並不孤單。每當科研工作遇到難題,馮奕鈺就會通過網絡在線答疑解惑,還會不定期到永安現場“問診開方”。“2020年,我們半導體應用端的研究已基本成型,躋身國內最高水平。”
福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功,是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不拘一格降人才”,創新模式引進人才團隊,推動產業發展的縮影。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據了解,永安市實施“群燕騰飛”招才引智專項行動計劃,已建設1個人才之家、1個人才交流中心、4個產業人才驛站、6個“燕歸來”駐外引才工作站。同時探索“人才飛地”引才機制,以三明市“師帶徒”引鳳計劃為契機,成立福建省第一個金線蓮產業院士工作站,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近年來,永安市共引進省級人才193人、三明市級人才1996人。2022年,永安市委人才辦制定出台《永安市人才優惠房實施辦法》,將在永企業聘用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列為優惠房政策享受對象,以實際行動切實為企業解決招人難留人難問題。
在此基礎上,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積極推動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產引才、以才興產、產才共融,推動產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博導……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人才展廳的“智匯永安、才聚燕城”版塊,可謂星光璀璨。目前,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主動與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進了來自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20多支研發團隊落戶園區,60多名高端人才服務園區。
以入駐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亮出滿滿誠意:投入4200多萬元新建員工食堂和收儲114套園區人才公寓,開通園區專線公交,完善園區吃、住、行軟硬件配套,用優質的配套服務,讓天下英才近悅遠來。
成立於2018年的永清石墨烯研究院,依托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石墨烯及新能源儲能材料領域研發、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共同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目前,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已入駐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研發大樓,首批設備完成安裝,已陸續承接相關業務。
產業興旺人才旺,通過建設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永安市還留住、喚回了本土人才。
“我的專業是學材料學的,剛好這邊有一個永安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所以就回來到家門口就業了。”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副主任羅旌旺介紹,自己就是永安市槐南鎮人,2011年從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畢業后,曾在一家央企從事研發工作。2022年,因看好永安石墨和石墨烯產業發展前景,羅旌旺決定回鄉發展。
“人才+產業”同向發力跑出產才融合加速度。截至目前,該園區已落戶從事石墨負極材料、特種等靜壓石墨和石墨烯導熱復合材料、石墨烯制備、石墨烯家居、石墨烯導熱膜等應用企業22家。2022年,該園區實現產值34.6億元,連續6年增長超過25%,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林丹 陳麗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